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的迅猛發展,從事電商的人越來越多,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出臺《促進電商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電商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安徽省網絡交易監管與服務系統顯示,我市入駐天貓、淘寶、京東、1688等大型電商平臺的網店4661家,全市現有電商企業1593家,自建網站1960家。根據《措施》,我市將嚴格落實《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要求,放寬相關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允許使用平臺提供的網絡經營場所申請個體工商戶登記。深化“一照多址”改革,進一步簡化平臺企業分支機構設立手續。擴大電子營業執照應用覆蓋面,支持平臺在線亮照,憑電子營業執照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從事商務經營活動。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激發電商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降低電商企業市場準入制度性交易成本。
我市將對電商企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依據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市場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對電商企業首次輕微違法行為,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或不良影響,能主動糾正或消除違法狀態的免予處罰。實施市場主體的信用修復,對符合條件的一般失信行為,經申請可予以撤銷公示。
網上購物,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買到假貨。《措施》明確,我市將督促電商平臺企業建立完善商品質量管控制度,通過以消費者名義買樣等方式及時發現線上商品質量隱患。強化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督促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外賣食品符合安全要求。規范藥品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藥品網絡銷售企業經營行為,保障網絡銷售藥品質量安全。
同時,引入第三方監測機構,發揮數字化監測預警功能,優化全鏈條閉環監管。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執法,加強對線上違法行為的監測、識別和排查,嚴厲查處電子商務經營存在的侵權假冒、虛假宣傳、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聚焦網絡交易領域風險壓力最大、民生最怨、社會最關注的違法行為,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發揮“以案釋法”的作用。
此外,我市還將建立電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和解機制。鼓勵電商企業成立消費者維權服務站,方便就近解決投訴。嚴格落實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開展電子商務領域放心滿意消費創建提升行動,著力營造和諧有序的網絡消費環境。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