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在鄭蒲港新區姥橋鎮官塘村瓜蔞基地,顆顆綠果飽滿喜人。眼下,瓜蔞已經進入了夏季管理的關鍵時期,當地村民正抓緊進行除草、修剪等管護作業。
“瓜蔞基地有337畝,平時我們雇二十人左右,到農忙的時候需要四五十人。”瓜蔞基地現場管理人員周龍水指著基地里忙碌的農民說,他們原來是貧困戶,通過在瓜蔞基地務工脫了貧,現在每人每年在瓜蔞基地能增收四五千塊錢。
“瓜蔞子是村里的四大產業之一,我們準備在現有基礎上把瓜蔞子產量提高,品質做好,通過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為官塘村打造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鄭蒲港新區姥橋鎮官塘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劉新峰是我市第八批選派干部,自6月份駐村以來,工作隊通過深入走訪調研,全面了解了任職村情況。在他看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目前官塘村的主攻方向。
當涂縣李白文化旅游區桃花村是我市比較有名的網紅打卡點,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村里游人如織。作為鄉村振興示范村,如何擴大桃花村的影響力,打造全市鄉村振興標桿,成為村黨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莊蘇入村后思考得最多的問題。
“桃花村‘十里桃花、萬畝桃園’,雖說基礎很好,但與鄉村振興還有段距離。”莊蘇在調研中發現,桃花村現有種植大戶100多戶,種植面積7700多畝,經濟效益每年1000余萬元。村里有150多名黨員,以黨建引領壯大桃產業、做好桃經濟、打造桃品牌,是實現桃花村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我們將圍繞桃產品深加工,發揮選派單位優勢,擦亮桃花村品牌,進一步拓展線上線下銷路,推動桃產業再上新臺階,真正讓農村強起來、村莊美起來、村民富起來。”
桃花村村委會主任畢銀根認為,駐村工作隊來了以后提供了很多好思路。“現在我們發展的信心更強了,下一步也將更加努力把桃花村建設得更好。”
今年以來,我市聚焦推深做實“一抓雙促”工程,精心組織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向全市47個選派村選派141名第八批選派干部,通過舉辦任職培訓、落實辦公經費、壓實幫扶責任等舉措,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耿良成 倪宏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