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雨山區采石街道陳家村,仿佛置身于一幅鄉村水墨畫:一座座白色民宅掩映在青翠中,平坦開闊的水泥村道上,分類垃圾桶擺放整齊,路旁的綠化樹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在點綴著鮮花綠植的美麗庭院前,村民種植的幾壟小菜園生機盎然,翠綠欲滴……
“我們村以前可不是這樣。”80歲的村民汪邦乾告訴記者,過去的陳家村,環境臟亂差不說,一條進村土路坑坑洼洼,群眾出行十分不便。環境整治開啟了“美顏模式”,修公路、改廁所、清垃圾,陳家村實現了從“臟亂差”到“白凈美”的蝶變?!艾F在吃完飯圍著大埂散步,感覺和逛公園一樣。”對比往昔,汪大爺感慨萬千。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美好的生活環境是重要的一個方面。
近年來,陳家村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通過狠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村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
“這些落葉堆積在路邊,一進村口就能看到了,影響環境?!?月22日下午,趁著陰雨天氣辦事村民較少,陳家村村民大管家的志愿者們穿起紅馬甲,拿起掃帚、釘耙等工具,對村口的落葉進行集中清理。
在廟基自然村中心路西側有一處死水塘,一直是村民們隨意傾倒垃圾的“垃圾池”……村委會派保潔員清理干凈后,不久又恢復成“垃圾池”,這儼然成了陳家村兩委班子的一塊心病。填埋臭水、澆筑廣場、種植綠化、設計車位、添置健身器材……結合人居環境整治,陳家村對這塊“臟亂差”區域實行了徹底改造。如今,這塊“死角”變成了“活角”,村民們茶余飯后也多了一個散步的好去處。
為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宣傳、培養居民清潔家園的好習慣,陳家村還在村內顯眼位置設置了“垃圾分類益處多 環境保護靠你我”等宣傳牌,把《村規民約》“搬”上墻,從思想行動意識上教育和引導村民共同維護自己的家園。潛移默化的宣傳、帶動,加深了村民對愛國衛生運動的認識,村民們也從“袖手看”到“動手干”,主動加入共建美麗家園的行動中來。
走進村民朱翠英家中,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整潔美麗的農家小院,改造過的廁所干凈敞亮,鋁合金門窗、潔白的瓷磚墻一應俱全,比城市里的廁所還要干凈衛生?!翱諝夂?、生活方便,出了門就是小花園,再稍微走遠點就能看到江景?!敝齑溆⒄f,現在大家伙都覺得陳家村的生活最舒適。
“村里不能光美,還得富。”陳家村黨委書記徐先斌介紹,下一步,村兩委將積極發展生態米油、綠色菱藕、休閑農旅三大產業,打造產業引領、生態宜居、農民富裕的水韻陳家村。
鑄“力”行動·融媒體大練兵活動第五采訪組
記者 張令琪 余萍 邵紀明
見習記者 張夢婷 通訊員 何玲玲 童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