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產固基有活力 鄉村振興入畫來
和縣奏響鄉村振興奮進強音
金秋時節的和縣風光正美。放眼望去,希望的田野收獲著豐收的喜悅,鄉村旅游人氣正旺,整潔的村鎮寧靜祥和,農家生活恬靜舒適……
近年來,和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藍圖,科學謀劃,高位推進,強產業、促脫貧、美環境、興文化,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全新畫卷正悄然展開。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核心。作為“中國蔬菜之鄉”,和縣充分發揮蔬菜產業發展起步早、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優勢,始終將蔬菜產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來抓,通過政府引導、項目帶動、政策扶持,全面推進蔬菜產業生產科技化、管理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發展產業化。截至2019年底,該縣蔬菜種植面積達44.5萬畝,年產各類優質蔬菜瓜果115萬噸,總產值達24億元,全縣蔬菜從業人員人均種菜純收入達3.05萬元,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不僅如此,和縣深度挖掘本地自然稟賦,在做大做強蔬菜產業的同時,依托自身豐富的山水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謀劃布局全縣旅游產業發展,以“旅游+鄉村、旅游+農業”的優勢,打造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圍繞生態宜居宜業的工作思路,和縣切實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來打,充分調動村民積極參與美好家園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和縣還積極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度。目前,該縣已建成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33個、在建1個,建成市級美麗鄉村中心村23個、在建3個。建成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3個,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7個、在建6個,其中善厚鎮鳳臺村、烏江鎮石山村被評為市十佳鄉村振興示范村,香泉鎮泉水村、西埠鎮雞籠山村被評為市十佳最美鄉村。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靈魂。為提振鄉村精氣神,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和縣充分發揮縣級黨委和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在全縣設立7個鎮實踐所、93個村(社區)實踐站,組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構建“12+X”志愿服務隊伍,通過打造一套完整的志愿服務體系,盤活陣地資源,統籌推進新時代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志愿者力量,宣傳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及時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通過“星級文明戶”、身邊好人、“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弘揚先進典型,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幸福培育”的百姓之家。
下一步,和縣還將開展鄉村振興攻堅行動,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推進“三大革命”,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記者 黃瑩 通訊員 常興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