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村級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條件差、無集體經濟,含山縣昭關鎮大宣村發展較為落后,2014年7月被確定為貧困村。經過數年努力,大宣村不僅改變了貧困的面貌,還在村特色產業、電商發展等方面實現了快速發展,先后獲得市級稻漁共作“一村一品”示范村、全省農村電商鞏固提升工作示范村等榮譽。
基層黨組織變堅強戰斗堡壘
2018年,村兩委通過換屆選舉,確立了5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不僅有取得本科學歷的大學生,還配備了兩名村后備干部,班子整體實力增強。
村兩委班子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在圍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優化村“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等方面,找準定位,謀劃發展。
大宣村籌措資金,在原大宣小學舊址改建大宣村黨群服務中心;原村部改建為村民禮堂,作為村民開展文化活動和舉辦紅白喜事的場所,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通過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用先進文化引領農村德治新風。
扶貧產業變助農增收項目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貧困戶馬俊枝通過入股“綠游游”企業分紅、發展特色種養業,成功甩掉貧困帽。“今年養了300只雞,村里還幫忙推薦了工作,現在生活好多了!”馬俊枝高興地說,今年家庭總收入預計可達3萬元。
特色種養業、“綠游游”企業分紅、戶用光伏、小額信貸……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村兩委及駐村扶貧工作隊因戶施策,精準扶貧,為全村貧困戶量身訂制了一系列產業政策,讓他們依靠產業脫貧致富。
偏僻村莊變電商強村
2019年8月,大宣村被命名為全省農村電商鞏固提升工作示范村。伴隨著大宣村電商經濟的發展,2019年底,含山縣振興大宣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對接,今年7月9日,大宣電商與京東快遞成功“聯姻”,將1200桶大宣村優質菜籽油發往南京、深圳和合肥等地。
村里通過成立振興大宣供銷社,搭起了“電商+供銷社+農戶”的平臺,促進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生產、經營和銷售,通過打好電商網點和村供銷社的“組合拳”,打造脫貧攻堅新引擎。
供銷社成立以來的9個月,大宣村努力趟出“供銷社+電商+公司+農戶”的模式,消費扶貧超60萬元。
記者 蘇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