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生規范攤點經營秩序
我市城區236條道路實現常態長效管理
提起躍進路,家住同濟花園的沐女士再熟悉不過。每天,她都會經過這條路,擁擠的人流和車流,讓她每次出行時都會歷經“千辛萬苦”。多年來,躍進路因周邊老舊小區較多,人口密集,自發形成了一個騎路市場,嚴重影響了居民的交通和出行。可現在,沐女士的煩惱沒有了。如今的躍進路,便民攤群點已經建立起來,沿路市容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保持市容管理的常態化、長效化,打造優美宜居的城市環境,市城管部門按照“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街巷支路規范有序”的標準,對全市236條城區道路實施了長效管理,以鞏固占道經營與夜市排檔專項整治成果,促進城市管理工作常態化。
三級管控
道路管理有的放矢
今年,市城管部門在全市城區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占道經營和夜市排檔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梳理并完成了121項城市管理難題,并經檢查驗收轉入到長效管理階段。
據了解,長效管理按照“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街巷支路規范有序”的標準,把236條市區道路范圍劃分為嚴控區、控制區和一般區三類。其中,嚴控區道路有56條,主要包括城區大部分交通主干道、部分重要的次干道及黨政機關、大型游園廣場、商場周邊等重點管控場所;控制區道路有112條,主要包括城區大部分次干道、部分主干道上位置偏遠和商業相對集中的區域;一般區道路有68條,主要是指街巷支路及分布在部分主干道和次干道上的重難點管理區域。
按照不同區域,市城管部門制定了不同的管控標準。嚴控區內,早餐流動攤點8點鐘后必須退市,沿街商家店面、“兩薄”時段無出店經營,無亂搭建、亂堆放、亂披掛、亂晾曬,道路兩側和重要場所周邊無占道經營、擺攤設點(統一確定的季節性瓜果點除外),沿街建筑物(構筑物)立面、公用設施及路面無亂張貼、亂噴涂,道路清掃保潔每天不得少于兩機掃、一沖洗,無衛生死角,無暴露垃圾,地面無殘留垃圾。
在各不同區域內,商家必須做到不超出規定經營范圍經營,不影響交通,不破壞園林綠化和市政公用設施,不污染環境,做好每日垃圾清掃工作,確保垃圾日產日清。
設時令攤群點
真情服務瓜農方便群眾
夏季是一個瓜果飄香的季節。大量時令瓜果上市,讓人大飽口福。為了幫助眾多瓜農攤販更好地銷售瓜果,同時方便市民群眾,多年來,在不影響交通和市容環境衛生、不影響市民生活的前提下,今年,市城管執法局繼續提前開通了“綠色通道”,在廣泛征求廣大市民以及各區(開發園區)城管部門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馬鞍山市2020年時令瓜果攤點群設置方案》,在全市共設置了78個時令臨時瓜果攤群點,其中花山區41處,雨山區32處,經開區2處,慈湖高新區3處。各攤群點已于6月1日正式啟用,直至10月31日。
攤群點開放以來,均統一進行了劃線經營并設置了固定公告牌,市民只要“按圖索驥”,便可找到相應的攤點購買時令瓜果。經營銷售期間,各轄區城管部門嚴格執法巡查,發現違反城市管理規定的,責令攤主限期改正;對屢教不改的,依照法律法規實施行政處罰,并取締其經營。
登記在冊后,各攤主也自覺主動接受轄區城管部門的文明經營宣傳教育,自備了掃帚、垃圾桶等衛生設備,保持攤點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不售賣除瓜果以外的其他農副產品,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遵守市容管理條例。做到不影響交通、不污染環境、不兜售叫賣、不占道經營、不多占搶占攤位、不將攤位移作他用、不損壞園林綠化和市政公用設施,共同維護好良好的市容環境衛生。
加強“兩薄時段”管理
向不文明行為“亮劍”
在城市管理中,人們每天早晨上班前、中午和晚上下班后的這段時間被稱為“兩薄時段”,流動攤點管理中容易出現“你追我躲、你來我走”難題。今年以來,在做好機動車、三輪車流動攤點和油煙燒烤占道經營等突出問題整治的同時,市城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對“兩薄時段”流動攤點和夜間油煙燒烤占道經營的管理。
市、區城管局各安排了一批工作能力強、業務經驗豐富的中隊長以上人員,聯合開展了兩級聯合督查活動。聯合督查每周不少于2次,并采用異地交叉督查的方式進行,在“兩薄時段”重點督查機動車、三輪車流動攤點占道經營銷售水果、油煙燒烤及未經審批在用于鍛煉、休閑的廣場、游園擺攤設點的行為。一旦發現問題,督查人員便迅速通過“城市管理督查工作微信群”現場快速交辦各街道執法中隊。各執法單位接到問題后,第一時間反饋,快速處理,并加強事后監管,推動了城市管理常態長效及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記者 黃瑩 通訊員 沈古新 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