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涂縣塘南鎮白馬村的防汛埂段上,巡堤人楊夕林迎面走來,還扛著一個標有“水牌”的牌子。“我們從上一個責任埂段的防汛人員那里接過水牌,再帶著水牌沿埂段巡邏到下一個責任點,從第一個責任點到最后一個責任點,再回到第一個點,這樣是一輪“送水牌”完成,然后再進行第二輪“送水牌”,每天24小時不間斷?!睏钕α纸忉屨f。

原來,“跑水牌”是一種民間傳統的防汛巡邏方式,是一個點的防汛巡邏人員手持“水牌”,沿途巡河巡堤、觀察水情水勢以及圩堤是否有滲漏等情況,到達下一責任埂段后,巡邏人員將“水牌”交接給下一位巡邏人員。這種“送水牌”的巡邏方式不僅可以及時掌握埂堤的水情水勢、滲漏散浸等情況,還可以有效監督巡查人員的工作職責,保證河堤巡查工作的有效性。

在塘南鎮大公圩夾河及小星港埂段,除了民間傳統的“跑水牌”,塘南鎮還引入現代無人機技術用于巡堤查險,借助無人機“飛的高,看的遠,覆蓋面廣,角度多”等技術優勢,助力防汛指揮所、指揮中隊更加高效地開展防汛工作。據無人機操作員小吳介紹,無人機能進行大面積、長距離、多角度的區域觀測,采集影像,為防汛提供準確信息,提高汛情觀測水平和效率。同時,無人機能夠觀測到河道、埂段等周邊隱藏的隱患、風險,了解河道具體情況。

據了解,該鎮防汛埂段共3處,總長19公里,4座排灌站、2座引水低閘。入汛以來,對全鎮防汛埂段及涵閘泵站實行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組建一支由80名民兵組成的專業搶險隊伍,做好應急準備,服從全圩調度。各村落實一支50人的群眾性搶險隊。各村共準備搶救類物資麻袋46000余只,大樁9000余根。同時各村落實好農用車及機動船、黃麻、電池等一切防汛物資及搶險工具的準備,嚴陣以待?!胺姥搓P鍵在防?!痹撴傁嚓P負責人說,地上跑水牌,天上無人機,把巡堤查險這張網織得更密了。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