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受長江上游來水和本地降雨的共同影響,和縣江河湖庫水位迅速上漲,多處河流超警戒水位,歷陽鎮境內的雙橋河金河段堤防水位漲幅較大,地勢低洼的魚花、河沿等3個村存在上水隱患,防汛形勢嚴峻。
水情就是命令,歷陽鎮防汛指揮部立即組織駐扎在金河防汛點的黨員干部50余人搶險,對宋圩村民組居民進行疏散,將16戶35位居民妥善安置在長江大堤臨時帳篷內。聽聞宋圩村遭受水患,防汛吃緊,友鄰兄弟村莊聞汛而動,伸手相助,清佛村27位村民、勝利村25位村民、沈家山村25位村民主動請纓,自發組成防汛應急突擊隊馳援金河段,一時間金河段大堤上裝土的、扛沙袋的、打樁的、圍堰的,吶喊聲此起彼伏,火紅的黨旗在大堤上迎風飄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天下午1時40分,聽聞雙橋河金河段出現險情,和縣縣直單位干部職工300余人抵達現場,參與雙橋河金河段搶險救援任務。427人的搶險隊伍和2臺大型挖機在雙橋河大堤上轟鳴作業,對魚花至洲東段進行疊包堤埂加固,對大壩內側進行加厚。同時,動用5輛農用車,用土120方,對低處埂段加子埂,小挖機配合人工作業。放眼搶險現場,黨員干群肩并肩、心連心,用責任和擔當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防汛大堤。
截至當天下午4時許,雙橋河金河段堤埂加高60公分,險情得到初步控制。“今年上半年戰疫情,兄弟村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現在兄弟村有難,該是我們出力相助的時候了!”在搶險現場,32歲的清佛村黨總支書記周效云說,聽說宋圩村上水后,他們立即通過村里擴音喇叭號召村民參加防汛,短短的30分鐘,村里青壯年就集合完畢,有的村民因害怕趕不上集合的隊伍,連鞋子都來不及拔上,就匆匆地出發了,清佛村27人的救援隊比原定時間提前到達金河村村部。
69歲的尹元來是勝利村的一名老黨員,幾十年如一日在村里從事公益事業,雖然年事已高,但是對黨的政治熱情依然很高。7月13日中午,尹元來正在家吃午飯,突然聽到村廣播招募村民赴金河村防洪救災的通知,老尹趕緊放下吃了一半的午飯,拉著鞋子就往村部趕。盡管尹元來是搶險隊里歲數最大的同志,但老尹一點不服老,他主動要求去勞動強度大的疊沙包組。“我一輩子參加防汛數十次,說經驗一點不比別人差!”尹元來說,不要小瞧這疊沙包,這里面可有學問了,“讓別人疊,我還有點不放心呢!”從當天下午1點一直干到5點半,老尹不吭一聲,不喊累,不叫苦,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記者陳義山 通訊員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