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凌晨4時許,巡堤仍在一絲不茍進行,青山河滔滔洪水撞擊大堤發出的聲響,讓巡堤人不敢有絲毫懈怠。當涂縣太白鎮龍山村黨總支書記王發才在雙梅圩巡堤時發現一處忽隱忽現的小漩渦。不好,有漏洞險情!他心頭一驚,立即電話通知不遠處的鎮水利技術員王永文,王永文急匆匆趕到現場。
王發才在河水中固定木樁(左一)
此時天剛擦亮,手電筒的光打在渾濁的水面上,又被反射回來。王永文知道,定位滲洞刻不容緩!沒等眾人反應過來,他便跳入水中,探身摸索滲洞位置。王發才指揮應急隊搬運沙袋準備堵洞,爾后也毫不猶豫地抱著棉被就往水里跳。“在這里!”很快,王永文找到了漏洞,王發才迅速將手中的棉被往洞里填塞。岸邊的黨員群眾有的跟著跳下水堵洞,有的在岸上協助應急隊搬來砂石、皮袋。在眾人的努力下,漏洞很快便得到了修復。東方的魚肚白照亮了每個人的汗水,雙梅圩迎來了新的一天。
王發才扛土包(扛包者)
王發才、王永文爬上岸,才發現腿上已是傷痕累累。河水中飄搖著一種爪刺般的水草,很容易割破皮膚,只是當時為了搶險,兩人根本就顧及不到。
實在是太累了,顧不上去換衣,也顧不上處理傷痕,王發才一屁股坐在大堤上,大口大口地喘著氣。王永文勸他說:“你心臟不好,還是回家去休息,后續的事情交給我。”“不行,防汛大過天吶,這不是一般的險情,現在還需要繼續加固,我馬上向上面報告請求增援,徹底消除隱患。”
王永文開溝導濾
看著王發才穿著濕透的衣服又忙乎開來,大家心頭一熱。上堤一個星期以來,他就駐扎在雙梅圩,家就在附近也不回去,帶著村防汛中隊吃住在圩上。他的心臟做過搭橋手術,同事們常勸他多休息,一線的事不要親力親為,他總拍拍口袋說:“我有‘絕招’呢,放心吧,我不會倒。”大家都知道,王書記所謂的“絕招”是速效救心丸。
王永文在河水中搶險
一邊指揮大家打樁,一邊協調增援力量,王發才身上的衣服干了,增援隊伍也趕來了。緊接著,來自縣鎮村的260名突擊隊員趕赴現場,一場更大規模的搶險戰打響。王發才再次跳入水中,和大家并肩作戰,經過14個小時的合力奮戰,截至當天18點,險情得到有效控制。
事后,村里群眾都說,危急時刻,要不是兩個老黨員的縱身一跳,后果將不堪想象。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吳家龍 操新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