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未到,麥已黃。我市77.4萬畝小麥陸續迎來收獲季。連日來,我市搶抓有利天氣,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2100臺,全面打響“三夏”搶收攻堅戰。
5月28日,在博望區新市鎮八卦圩小麥收割現場,11臺田間自走式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微風吹來,到處散發著麥香。“我家共種了3000畝小麥,到今天晚上就能全部收割完了。”種糧大戶杜少飛表示,雖然前期受到干旱、疫情以及小麥赤霉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在農機專家的指導下,通過采用優質良種、機械化耕種和無人機飛防等良法,小麥長勢沒有受到影響,不僅喜獲豐收,品質也大幅提升。“小麥每畝產量在800斤以上,比去年提高了10%,價格上也有所提升,畝均效益在400元左右,預計總收入在120萬以上。”
為改變我市小麥品質不高的局面,近年來,市農業部門積極向種植戶推廣抗倒伏、較耐赤霉病的高產穩產小麥品種,推動寧麥、揚麥系列品種占比達70%以上;大力推廣機播技術,實行良種良法配套,有力提升了小麥品質。
今年以來,疫情對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市農業部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針對小麥赤霉病呈現偏重至大發生趨勢,通過及時發布田管技術要點、組織農民搶時錯峰管理農田、4個技術專家組發片包干、200余農技專家一線指導、201支植保專業化隊伍開展統防統治等一系列措施,小麥赤霉病等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控,也為今年全市小麥喜獲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統計,今年全市77.4萬畝小麥預計單產343公斤/畝,較上年提高4.9%。我市各級農機部門正全力組織農機作業調度,提高機收組織化水平,收獲進度進一步加快。目前,小麥收獲已達七成,預計6月上旬夏收基本結束。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張駿
[責編:
邵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