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4月16日,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尹宗應表示,2020年全市人才工作重點是聚焦“產業升級突破年”目標任務,以“詩城英才”計劃為引領,突出產業人才、教育醫療人才、黨政人才重點,主動搶抓產業“智”高點,引導各類人才向重點產業集聚、流動。
“1+N”政策創新人才機制。主動對標長三角、南京等周邊城市人才政策,通過修訂相關專項政策、制定操作細則提升政策“含金量”,打造《關于聚力打造人才高地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等“1+N”政策體系“升級版”。項目化推進2020年度60項人才重點任務,夯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落實。加大產業人才典型表彰力度,評選突出貢獻人才5人、優秀企業家10人、鄉村振興帶頭人10人。
“平臺+”模式突破人才瓶頸。圍繞“急需緊缺”,推進14個孵化器、25個眾創空間等平臺質量提升,打造快捷高效的雙創平臺。采取資金支持、政策優惠等激勵企業與大院大所合作培養應用型高端產業人才,支持馬鞍山新興產業研究院、18家省級院士工作站建設,推進與安徽院士專家聯誼會、科學家企業家協會合作。激發企業主體意識,計劃年內培育1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用好市內中央省屬在馬科研單位、企業、高校優質科創資源,促進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產業+”行動打造人才引擎。圍繞產業需求,實施3個引才專項行動,即:實施產業人才引進專項行動,建立健全與產業升級目標任務相適應、與工作業績密切聯系、鼓勵人才創新創業的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計劃年內引進產業人才(含技能人才)5000人;實施教育醫療人才引進專項行動,教育系統引進30名公費師范生,醫療機構面向全國引進10名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專業畢業生60名;實施黨政人才引進專項行動,面向重點高校引進20名懂產業、抓產業的高學歷人才。
“區域+”板塊創建人才高地。深度參與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建設,密切與滬、蘇、浙地區互動。實踐承接長三角地區人才溢出效應舉措,推動市內企業柔性引才,赴長三角城市建立研發機構、辦公場所就地吸納人才。緊盯寶武集團在我市布局七大產業基地、南京五大地標產業,推進產業人才信息互通、活動同謀、人才共育、產才共融、平臺共建。探索與南京相關高校合作,策劃舉辦“夜班”“周末班”,加強本土黨政人才產業知識培訓。推動縣區、開發園區實施“三馬”工程,與南京、合肥毗鄰區共建人才一體化發展先試先行示范區。
“服務+”理念擦亮人才名片。建立健全人才創新創業投資基金和科技孵化器基金,助力人才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整合完善“馬鞍山人才網”等人才工作信息化平臺建設,開發APP等移動服務產品,優化人才政務服務。設立“人才熱線”電話,開展咨詢服務,受理問題反映,暢通服務“綠色通道”。組織開展“企業家沙龍”“高層次人才聯誼會”等活動,為人才提供交流環境和社交機會。推深做實“進企業、訪人才、講政策、解難題”專項行動,常態化解決人才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關鍵小事”。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伍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