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深業華府小區3棟601室傳來砸墻聲,原來是601室正在拆除原雜物間與過道之間的墻壁。“當初買房子的時候,商家以這個做賣點,平時空著也是空著,所以就把它圍了起來做成了雜物間。”601室業主裴培告訴記者,2016年搬進來的時候并不清楚這里是用作煙道的消防空間,圍了4平方米的違建。“年前社區上門宣傳拆違,我們才知道是侵占了公共空間,后來遇到疫情稍有延誤,現在疫情形勢好了,我們就想響應國家號召,盡快拆掉。”
無獨有偶,同樣在深業華府小區,1棟8層也啟動了拆違。“8層在抗震平臺澆灌鋼筋混凝土做了個伸出去的陽光房,等于擱出了一個活動室。事實上是影響到消防安全的。”雨山區城管局安民城管中隊隊長胡萬青說,經過前期入戶宣傳做工作,業主已經同意對其進行拆除,由于是高空戶外拆違,有一定的危險系數,近期正在進行拆違設計,最終將消除其違法建設狀態。
除了主觀上擴建的違建,深業華府小區也有因樓層設計客觀原因造成的違建。家住56棟304的任本貴老人今年82歲了,2017年和老伴搬進了小區公寓式住宅里。房子是子女給買的,不大,一室一廳,兒子、女兒都住深業華府小區,往來有個照應。然而2018年那場大雪讓老人發現,門前走廊遇到雨雪天氣總會積雨積雪,老人行走不安全。“我就想著在走廊裝個玻璃,能夠把雨雪擋住,還能防止小孩爬欄桿。”在老人的提議下,303室和他一起在走廊裝了擋風玻璃。“后來才知道這是侵占公共空間,作為一名老黨員,在這件事情上能帶頭就要帶頭,也是對政府工作的支持。”
據了解,自2019年12月起,雨山區安民街道幸福里社區分12個網格對小區的違建情況進行3輪“地毯式”摸排,共登記違法建設685戶,總違建面積3311平方米,全部實行“一戶一檔”制度,統一歸檔留存。此次深業華府小區涉及的違建主要為危害消防公共安全的違法建設和侵占公共空間、公共綠地的違法建設。
經過前期線上線下“雙陣地”宣傳,深業華府小區營造了濃厚的拆違環境。同時,該小區建立完善了區、街道、社區三級責任包保機制,成立深業華府小區違法建設專項治理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在雨山區城管、公安、消防、住建、應急管理等部門抽調專人構成工作專班,駐點小區全面開展工作,廣泛發動黨員干部開展自拆。截至目前,共簽訂自(助)拆承諾書的167戶,已完成自(助)拆30戶。
記者 張令琪 通訊員 車瑋 郭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