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民心行動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今年以來,當涂縣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大力實施暖民心行動,以群眾看得見的方式,摸得著的實惠,穩步推進就業促進、安心托幼、快樂健身、便民停車、老年助餐服務等十項暖民心行動,實實在在為群眾解難題、謀幸福,用心用力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美麗的當涂縣城一角
聚焦民生之本,多措并舉促就業
免費學廚藝,創業開面館。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在家待業的張駿參加了當涂縣人社局舉辦的當涂大肉面專項技能培訓,不花一分錢,就將地道的當涂大肉面制作技能學到了手。學成歸來后,他與合伙人在清源門城樓附近開了一家特色面館,做起了以當涂大肉面為招牌美食的餐飲生意。
“當涂大肉面”專項職業培訓
“對新開的店來說,一天營業額一兩千元,生意很好。”張駿感慨地說,在當涂其他面館學技術,培訓費在六千到一萬元之間,正好政府有免費培訓,既省了錢,又學到了技術。自“新徽菜·名徽廚”暖民心行動開展以來,當涂縣人社部門結合該縣特色飲食文化資源,先后推出就業技能特色培訓項目5期,累計培訓學員200多人,越來越多的學員成功創業,實現就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傳統技藝也要培養現代技能。為適應智能制造行業發展需求,當涂經貿學校新增設“工業機器人班”,著力構建與產業體系相適應的多層次、廣覆蓋、立體式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努力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加廣闊的就業平臺,也為企業發展定向輸送更多技能人才。近年來,通過“訂單”培養,累計為企業定向輸送千余名高素質技能人才。今年,定點輸送321名學生到當涂經濟開發區5家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以來,該縣全面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不斷健全就業創業政策體系,認真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全方位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形勢穩定向好,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就地就近促就業。確定8個試點社區,推進“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建設,摸排轄區內經營實體3716個,動態發布崗位信息3530條,三公里就業圈系統累計訪問量突破30萬人次、居民登記數7020人、注冊企業數769家、在招崗位數3530個。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開展招聘會166場次,達成就業意向8120余人。
精準幫扶促就業。針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困難群體開發就業見習、公益性崗位等1130個,促進就業515人。
提升技能促就業。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徽菜師傅技能培訓200余人次;開展面點制作、水產養殖等10余種技能培訓3778人次;開展家政人員培訓,新增家政從業人員700余人。
聚焦“一老一幼”,服務家庭解民憂
“白天入托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在當涂縣姑孰鎮竹山社區襄河灣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們過上了夢寐以求的新生活。這是一家以提供社區日間照料為主,居家養老、健康咨詢服務為輔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設有健身區、象棋區、圍棋區、打牌區、聊天區、閱覽區、健康指導室、休息室和公益課堂、心靈驛站、中心影院等,于2022年1月18日正式開業。
老年助餐食堂
據創辦人周菊蘭介紹,目前,照料中心主要服務內容有保健服務、娛樂服務、助學服務、助餐服務等,與當涂縣中醫醫院簽訂了《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議》,還為老人們提供部分低價有償服務,如入托、送餐、助浴、家庭清潔衛生等。尤其注重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開業以來,共舉辦各類文娛活動40多場。
日前,當涂縣老年大學舉辦了首屆藝術節,該校72個班級、2000多名師生參加了開幕式表演。開幕式上,學員們帶來了舞蹈、薩克斯演奏、旗袍秀、當涂民歌表演等精彩節目。據縣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孫金斌介紹,今年以來,老年大學新增學員4000人。下一步將開展示范校創建,全面提升老有所學教學質量,縣老年大學爭創國家級示范校,姑孰、太白、黃池、石橋、護河等鄉鎮老年學校爭創省級示范校。
當涂老年大學舉辦首屆藝術節
老有所養,老有所學,幼有所托,幼有所樂。17時許,在當涂縣春天學府幼兒園里,老師們還在帶著享受延時服務的孩子開展文娛活動。“我和丈夫都是企業職工,雙方老人要么沒有退休,要么身體有病,兩個月前還在擔心孩子入園后下午無人接,沒想到從這個學期開始,幼兒園實行延時服務,真是喜從天降。”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張永勤為延時服務點贊。
“目前全縣參與延時服務的幼兒園有67所,延時服務實現全覆蓋,涉及有需求的家庭7289戶。”當涂縣教育局局長趙玉平說,解決了家長按時“接娃難”,該縣又向緩解“入園難”發力。今年以來,該縣通過對公辦幼兒園改建擴容、依托小區配套園回購增加公辦學位、實施“民建公辦”租賃辦園等方式,進一步滿足居民對嬰幼兒入托的需求,解決“托育難”的問題。
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當涂縣春天學府幼兒園 老師們帶著孩子開展文娛活動
保障“一老一小”,守護“朝夕美好”。該縣一方面圍繞老年人就餐和精神文化需求,依托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養老服務站、養老機構等多種渠道,擴大老年助餐服務供給,共布局建設41個老年食堂、助餐點,有效滿足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讓老年人暖胃更暖心。同時,通過改建、擴容、新設、網辦等方式,整合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等存量設施資源,提升全縣146所老年大學(學校)功能,新建1所殘疾人老年大學,目前全縣老年學員已達3.2萬人。
另一方面圍繞幼兒教育和健康高品質需求,全面實施安心托幼和健康口腔行動。2022年新增托位數542個、公辦學位1320個,在園幼兒達14070人,實現延時服務全覆蓋。實施健康口腔行動,在全縣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單獨設置口腔科,完成3-6歲兒童局部涂氟1718人,6-9歲兒童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1428人。
聚焦品質生活,提檔升級惠民生
“以前,打個籃球還要找有籃球場的學校,現在家門口就能組隊打籃球了。”在當涂縣太平府路東側新建的縣公共體育場內,籃球愛好者劉會明活動的這塊體育場,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有1個國標籃球場、2個籃球場(半場)、2個羽毛球場和6個乒乓球場地,為周邊居民健身帶來了極大便利。
今年以來,當涂縣以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健身培訓和賽事活動等為抓手,圍繞實際需求,完善群眾身邊健身設施;圍繞目標任務,加快縣城健身步道建設;圍繞共建共享,加強空間資源整合利用;圍繞活動開展,提升群眾科學健身水平。積極開展健身氣功、棋類、跑步、騎行等健身活動,舉辦當涂縣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累計培訓0.68萬人次,參加省市縣“四球一舞”三級聯賽當涂縣選拔賽、“奔跑吧·少年”三級聯賽當涂縣選拔賽等賽事活動人數達3.35萬人次。
當涂縣城健身步道
當涂打造“15分鐘健身圈”
免費對外開放的當涂縣公共體育場
菜市場是煙火人間的生動名片。面前的石橋鎮農貿市場已完成“文明菜市”升級改造,正式投入使用。項目投資130萬元,重點對菜市場頂棚、攤位、下水配套基礎設施,以及市場周邊經營環境進行整治提升,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各類大小問題20多個,改造面積約2200平方米,涉及220多家商戶。改造后的菜市場,功能區已劃分明確,環境干凈、設施完善、管理有序,有效改善了群眾的購物體驗,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
石橋鎮農貿市場已完成文明菜市升級改造
變化天天有感,幸福人人有份。該縣聚焦品質生活,提檔升級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設施。著力打造15分鐘“健身圈”,合理配置全民健身公共資源,新建各類健身步道20公里,足球場等各類球場20個,實現城鄉居民身邊健身設施全覆蓋,讓快樂健身有場地,健康運動有保障。圍繞方便群眾停車,盤存量、擴增量,優化停車泊位布局,建設“口袋”停車場,2022年新建4個口袋停車場,新增城市停車泊位4783個,有效緩解群眾“停車難”問題。助推菜市環境提升,按照“干凈衛生、清潔明亮、管理有序”要求,分批對全縣菜市場進行提檔升級,目前,已完成城區菜市場集中整治和石橋、烏溪、塘南等一批鄉鎮菜市改造提升,努力讓群眾的菜籃子越拎越舒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