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枚“沉睡”卵子在體外培養基中“蘇醒”
市婦幼保健院通過IVM技術成功助孕一名高齡不孕患者
“懷上了?真的懷上了?”近日,當42歲的張女士和丈夫在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得到醫生肯定的答案后,激動不已。這不僅是一個新生命的萌芽,更標志著馬鞍山市首例“未成熟卵體外成熟培養技術”(IVM技術)的成功應用,為高齡不孕患者開辟了新的生育希望之路。
這段求子之旅,對于張女士而言,充滿了艱辛與不易。自2022年起,張女士與丈夫便踏上了備孕試孕之路。然而,兩年的時間里,他們始終未能如愿以償。在經歷了多次取卵移植手術的失敗后,張女士心中不免生出了放棄的念頭。2024年9月,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女士走進了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遇到了該中心主任醫師潘維君,迎來了命運的轉折。
面對這位高齡不孕患者,潘維君及其團隊展現出了高度的專業素養與人文關懷?!敖涍^病歷梳理和全面檢查,我們發現,盡管張女士年齡偏大,但其卵巢儲備功能尚存一線希望?!迸司S君在充分溝通并取得張女士夫婦的信任后,精心制定了一套個性化的助孕方案——先通過藥物調理改善張女士的代謝、肝功能及維生素等指標,為后續的促排卵治療打下堅實基礎。同時,考慮到張女士以往試管嬰兒周期中成熟卵比例較低的情況,潘維君及其團隊提出了備用方案——采用“未成熟卵體外成熟培養技術”(IVM技術)。潘維君說:“這一技術可通過對未成熟卵母細胞進行體外培養,促使其成熟,從而增加可利用的胚胎數量,為張女士爭取更多的受孕機會?!?/p>
2024年11月,取卵手術順利進行,共獲得了15枚卵子。命運總是充滿變數,正如潘維君所預料,其中僅有4枚成熟卵,而剩余的11枚均為未成熟卵。潘維君及其團隊決定采用IVM技術,這項前沿的技術讓那11枚原本“沉睡”的卵子在體外培養基中逐漸“蘇醒”,完成了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
11月24日,隨著IVM周期的新鮮胚胎移植手術的順利完成,張女士的孕育之路迎來了轉機。最終,這份凝聚了科技與愛心的努力換來了最美好的結果——張女士成功受孕,不僅為她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喜悅,也標志著馬鞍山市在輔助生殖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補了IVM技術的空白。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嚴粒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