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并非高高在上的條文,而是關乎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規則。它既規范我們的行為,又保護我們的權益。只有讓每一位村民都成為‘法律明白人’,才能真正點亮法治之光,照亮鄉村前行的道路。”和縣皂角村“法律明白人”王燦說。
王燦說,《民法典》《農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都與村民密切相關。只有把“法言法語”轉化成“鄉音土話”,村民才懂得如何依法承包土地、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處理財產繼承等。此外,隨著網絡日益普及,學習《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知識,也尤為重要。
“為此,我們通過舉辦法律講座、發放普法資料、利用新媒體推送法律資訊等形式,讓法律知識走進田間地頭,融入百姓生活。”王燦說,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是構建和諧鄉村的基石。“我們通過典型案件剖析、法律咨詢服務等形式,引導村民自覺遵守法律,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風尚。”
2023年5月20日,張某某途經李某某家門前,被李某某飼養的家犬咬傷。對于賠償事宜,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作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王燦得知該糾紛后,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分別與二人進行了溝通。最終,在王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反復勸說下,雙方均同意作出讓步,簽訂了調解協議書。
“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王燦說,村民如果遇到土地糾紛,可以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如果遭遇家庭暴力,可依據《反家庭暴力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如果遇到消費欺詐,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投訴。
“我們通過提供法律援助、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等方式,幫助村民學會用法律解決問題,讓法律成為守護鄉村安寧、保障村民權益的堅實屏障。”作為一名“法律明白人”,王燦深感責任重大。他說:“知法、守法、用法,是我們每一位‘法律明白人’的職責所在,也是建設法治鄉村、共筑和諧家園的關鍵。”(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陳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