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
市信用平臺累計歸集信用信息4.53億條
11月27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發展改革委四級調研員周鋒,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工會主席梁孝敏圍繞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進行專題發布,10余家省、市主流新聞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4年,我市以創建信用示范區、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推進“信用交通市”建設為抓手,以數據為基、應用為本,不斷完善信用制度,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強化信用信息歸集與應用,推行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深入挖掘信用數據價值,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場景應用,“信用馬鞍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市信用監測排名連續數月位列全國、全省前列,近12個月平均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排名第8。3個信用案例獲評省“十大優秀案例”、省“十大特色案例”,榮獲全省“信用交通市”稱號。創新推行“三書同達”,幫助企業重塑信用,1份信用報告代替40個部門無違法違規證明,大大降低企業辦事時間和人力成本。
社會信用體系數字化是推動信用治理的強大助力。我市強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下發信用承諾、合同履約、五類行政管理等信用信息數據填報標準。我市依托信用平臺,新增歸集信用信息3299萬條,累計歸集4.53億條,為市場監管、社會治理、融資信用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持。
我市積極提升信用監管覆蓋面。截至目前,24個市直部門在勞動保障、生態環境、工程建設等42個領域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累計歸集評價數據42.2萬條。我市將信用查詢作為必經程序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等事項,全市39家市直單位、293個事項辦理過程中使用信用核查,累計在政府采購、項目申報、政策兌現、行業信用評價等事項中核查企業信用107.7萬余次。
為讓守信者真正獲得信用紅利,今年以來,我市通過信易貸平臺發布融資需求1.7萬筆,放款金額552.2億元,有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信易+”場景不斷創新。從2023年7月起,對全市誠信主體在機動車維修時給予減免優惠和其他便利服務,目前已有500余家企業和個人享受優惠。市公交集團對全市AA級以上信用戶給予乘坐公交免費,目前我市已有1萬余名AA級以上信用戶享受免費。
下一步,我市將深入落實國家、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要求,在信用基礎設施建設、信用服務經營主體、信用惠企便民、融資信用服務上發力,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融合,不斷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鄔剛 通訊員 周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