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了一大部分,自己再掏一點,現在的房子住得很舒服!”含山縣銅閘鎮太湖村村民賈宏志因身患重病、喪失勞動能力,過去一直住在老磚木房里。2023年底村干部走訪摸排,將其列入了農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名單。今年,賈宏志如愿住進了新居。
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市以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規范化、精細化、集約化、標準化、常態化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市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近日,全市2024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超額完成。
“在全市范圍內定期組織巡查,保障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堅持發現一戶、改造一戶,農村危房實現動態‘清零’。”市住建局村鎮建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我市還將繼續組織各載體開展農村住房安全全覆蓋排查,摸清危房存量,確保應改盡改、改造到位,從根本上改善困難群體的住房條件,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在馬鞍山經開區的寶慶小區,一棟棟老居民樓也已經換上了“新裝”。“經過這次改造,老樓院也像個精致小區了!”居民吳克誠笑著說。
在我市各個縣區,像寶慶小區這樣通過提檔升級改善居住環境的老居民區還有很多。當涂的地稅局宿舍、和合三村、原水泥廠宿舍,和縣歷陽鎮的共義社區小康村,還有含山縣環峰鎮的望梅社區、翰林社區……我市堅持“面子”“里子”兩手抓,以“心”換新,破“舊”立新,逐步讓群眾過上宜居新生活。
“我們將牢記囑托,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障城鄉宜居宜業的美好生活居住環境共建共享,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高質量居住生活需要,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緊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持續優化房地產政策,提高城鄉住房保障水平。下一步,市住建局將從供給端、需求側雙向發力,常態化抓好房地產政策研究和項目推進,建設“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滿足各類群體剛性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為人民群眾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
記者 黃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