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淮上明珠”蚌埠,交通區位優越,工業底蘊深厚,科教資源豐富,擁有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重大平臺。
近年來,蚌埠悄然走紅。一部影視熱劇《長月燼明》讓蚌埠火爆“出圈”,蚌埠的兩處地標性建筑南北分界線和“珍珠女”雕塑,因與劇中主角的形象相吻合,引來游客無數。此外,網絡熱詞“蚌埠住了”更將蚌埠市的知名度在互聯網上拉滿。
靚麗淮河 “網紅”長紅
淮河是蚌埠“母親河”,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已由過去“郊外河”變成今日的“城中河”。由于淮河多年分洪行洪蓄洪,洪水攜裹泥沙沉淀,抬高河床,淤積成灘,河道縮窄,站立大堤看淮河像是一條“大溝”,造成洪水下泄不暢,航運船舶擱淺,河道灘地亂搭亂建、亂耕亂種、放牛放羊、偷倒垃圾等,成為城市“臟亂差”的集中帶,每年市“兩會”都有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綜合整治的議案提案,市民網民反應強烈。
為了解決市民“急難愁盼”,擦亮蚌埠“淮上明珠”的靚麗名片,蚌埠市下定決心實行“靚淮河”工程。
該工程全稱蚌埠主城區淮河防洪交通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于2021年初開始規劃,2022年2月正式啟動建設。旨在打造“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公園,推動蚌埠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轉變。
工程以“一川清、兩灘靚、三脈通、十景紅”為總體布局,西起淮河蚌埠閘,東至長準衛淮河大橋,全長26公里,治理面積超過52平方公里。
工程實施后,原本荒廢的灘地變成了美麗的河濱公園,漫步“靚淮河”沿岸,水清岸綠,一步一景,該工程階梯式利用灘涂地,豐水期過洪,枯水期變身“城市客廳”“市民公園”,枯水期新增蓄水480萬立方米,全面提升“留水”“用水”效益。
如今,靚淮河已是市民近水、親水、戲水、樂水的好去處,周末省內外游客、市民數萬人游玩,朝陽路淮河大橋西側疊瀑、水中“愛情樹”等地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該項水利工程不僅撬動城市防洪、交通、航運、生態、觀光、健身、休閑、養生、旅游、地產、商業等多種業態協同融合發展,更用水利的“里子”,妝點市政“面子”,搭起產業“架子”,一水激活經濟多業態、一水提升城市多功能治理效果初步顯現。
現在,吃蚌埠小吃,看淮河靚景,已經成為“網紅之城”蚌埠的“長紅”密碼。
核心發動 云箭九霄
蚌埠夜市,隨處可見正在直播的“網紅”,給主播刷火箭,是對直播的贊賞和肯定。但在蚌埠,不僅可以看到線上刷火箭,還可以見到線下“發火箭”。
位于蚌埠的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術有限公司擁有一支完整液體火箭發動機研制團隊,具備液體火箭發動機從設計、生產、裝配、試驗及發射場測試全鏈條研制經驗和工作經歷。團隊人員均參加過我國多型現役低溫發動機工程研制和飛行試驗經驗。
“你們看到這些陳列的發動機,就相當于在超市看貨架上的商品,客商可以直接來挑選。”在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奇向記者介紹,目前該公司擁有發動機深度推力調節能力(35%-105%)、主副系統火炬電點火技術、發動機電點火多次啟動技術、低溫發動機重復使用維護技術、寬范圍高效穩定燃燒技術、大變比大功率密度渦輪泵技術。公司研制的“凌云”與“龍云”兩款發動機組合形成的運力可完全覆蓋民營航天市場需求。
當下,火箭回收成為航天領域,特別是民用航天領域需要攻關的重要技術門檻。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國內率先完成10公里的飛行陸上平臺回收實驗,預計今年底將進行海上平臺回收實驗。
在蚌埠市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一座廢棄礦山的堰塞湖旁找到了絕佳的試驗場,預計明年下半年該基地廠房將可建成運作。
目前九州云箭發動機部分已形成6個核心技術,51項專利的成果樹,其中發明專利18項,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目前雙工位百噸級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已投入使用,相繼完成百余次熱試車試驗,簽訂各項航天客戶發動機訂單近億元,在2021年底已交付首臺10噸級凌云發動機。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拓展,九州云箭在蚌埠地區將逐步形成以研發、生產、測試、交付功能為一體的火箭發動機制造基地,成為商業航天動力領域的頭部企業。(記者 張毅璞 劉職偉 李軼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