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晚降臨,華燈初上,觀夜景、品美食、享購物正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選擇。“夜經濟”開始釋放巨大潛能,點亮文旅融合新“夜”態。
作為一座工業城市,近年來,我市深化改革、促進消費,逐步加大對夜間經濟的扶持力度,《關于發展夜間經濟實施方案的通知》《“徽動消費·馬上行動”消費促進攻堅行動方案》等重磅政策接連出臺,夜間經濟乘著“東風”加速升溫,如今,夜幕下的城市色彩斑斕、人聲鼎沸,已是別樣精彩。

火樹銀花的長江不夜城,工業遺址活化的創客+文創園,美食云集的金鷹、萬達、星悅商圈……今年秋天,在多個特色地標的基礎上,我市又新增一張靚麗名片——體育路夜市。中秋假期,體育路試營業兩天就拉動消費超100萬元。從小小一座夜市,可以窺見城市夜經濟蓬勃發展的未來。
規范“煙火氣”
“聽朋友說這邊晚上有夜市,過來才知道,這里比想象中還熱鬧。”9月21日晚,家住健康路的朱女士來到城東的體育路夜市一探究竟,來到后發現果然不負所望。

如今,這里儼然已經成為網友口中的馬鞍山夜市“頂流”。每天17時以后,近三百個攤位熱鬧開市,慕名而來的市民絡繹不絕。
和朱女士在同一家攤位排隊的庫可則來自杭州,他和朋友來參加音樂節,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體驗馬鞍山的風情、地道飲食,“這里好熱鬧好有人氣,而且桌椅地面都干凈,馬鞍山真贊!”
升騰的煙火、璀璨的燈光、整潔的桌椅、便捷的交通……無論是多次光顧的“熟客”還是慕名而來的“生客”,對煥新開市的體育路夜市都贊不絕口。
以前,這里是一個自發形成的“野生夜市”小吃街,人氣高漲的同時,占道經營、環境污染等現象屢禁不絕,安全、衛生、交通、市容、治安等問題堪憂。
為了切實解決這一堵點、痛點、難點,令城市“煙火氣”更具有“文明范”,今年5月,我市利用奧體廣場南側停車地塊建設“體育路夜市”,由花山區按照“公益民生優先、著力長效管理”的原則實施統一規劃、建設、管理。
從拍板建設到夜市試運營,短短五個月時間,花山區做了不少“功課”。多次外出考察調研周邊城市以及當地的夜市管理經驗,吸收采納了一系列關于夜市運營、商戶管理、攤點設置等問題的好做法、新經驗,屬地霍里街道成立馬鞍山向生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統籌協調區市監、衛健、消防、應急、公安、電力等部門,合力建設新的夜市品牌。
摸著石頭過河,其中不乏曲折。令霍里街道黨工委委員葛慧慧感到最難走的還是第一步——勸導商戶進市。摸排的300多家商戶,起初絕大部分不情愿,怕搬進去沒生意。她和同事逐戶上門談心,和商戶們把理法掰開來講,“以后咱搬進夜市,一家一戶規范經營,環境好了,安全有了,保障有了,多的是回頭客,我們全心服務大家,一起把夜市搞好。”
租金優惠、搖號選位、裝修優惠、集體辦證……一條條真情實意、落地有聲的利好政策和舉措“俘獲”了商戶們的心,246戶商戶簽訂試運營協議。9月15日,煥然一新的體育路夜市在奧體南側驚艷亮相。火爆的人氣、有序的管理讓商戶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搬到這邊后,用水用電更加方便,不用風吹日曬,顧客也不少!”一商戶笑著說道。
打好服務牌
今年中秋節,花山區城管局霍里城管中隊長吳晶晶一直守護在體育路夜市的現場。
“非機動車沿著體育路順向停車”“機動車請有序駛進奧體中心停車場”“您好,這里不能占道停車”……在體育路夜市周邊,吳晶晶和同事們分地段包保開展巡邏服務,“日常我們安排8名城管執法隊員在這里維護市容秩序,中秋節期間,區城管局支援了我們4倍人手,維護體育路夜市平穩有序。”
“9月15日試運營以來,我們全力做好市容管理、秩序維護、消防安全等工作,同時,結合中秋主題,我們準備了精彩表演。”體育路夜市現場負責人王衛表示,試運營期間,城管、交警、公安、街道、環衛等300余人次堅守崗位,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守護了夜市的繁榮與平安。據不完全統計,節假日期間體育路夜市日均接待游客2萬人次,工作日日均接待游客也達1萬人次。
夜市的可持續發展,夜經濟的長盛不衰,關鍵是要打好“服務牌”。
停車配套方面,夜市為機動車、非機動車都安排了停放區域,并為商戶貨運三輪車專門調度安排了一塊停車場。夜市實施網格化服務管理,對246家商戶分網格分片區納入微信群,暢通消息溝通渠道,及時為商戶排憂解難。此外,夜市運營方還加大保潔、安保力量,做到人在地凈、人走地清,并做好美化、亮化工程,注重融入體育元素和年輕潮玩項目,設置多處打卡點和舞臺區域,不定期舉辦文化活動及表演,讓夜市好逛、好玩、好吃。
如何讓夜經濟釋放持久熱度,打造我市夜間“新地標”?“下一步要做這幾件事,抓好問題整改,提升品質,對于試運營期間的一些問題對標整改,進一步完善設施、優化布局,計劃增加天幕、油煙凈化等設備;嫁接文化資源,培育特色,整合大學城的豐富資源融入夜經濟,舉辦更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夜市文化內涵;加強服務管理,合理招商,利用剩余空間延展消費場景,豐富市場業態,為青年群體就業創業提供平臺,打造集美食、休閑、娛樂、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夜間消費場所。”王衛說。
激活新動能
如果說體育路夜市是“煙火氣”的代表,那么長江不夜城就是“文化味”的集中展現。
火壺表演、風溪花船、民俗游園、鼓韻翩翩、嫦娥奔月……今年中秋節期間,長江不夜城推出“明月映長江,非遺不夜城”文化旅游節,兩日吸引游客超5萬人次。

“今年7月份,長江不夜城煥新開放,不僅完善了基礎設施,拓展了全新區域,還更新了街區的表演節目,每天舉行百場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表演。”長江不夜城經理張俊表示,園區正在籌備于國慶期間開展馬戲嘉年華、落花秀、非遺火把節等活動,依托節假日深挖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長江IP”。
在距離長江不夜城不遠的芳草地,9月21日-22日,2024馬鞍山葫蘆果音樂節嗨爆全場,璀璨的燈光照亮夜空,毛不易、羅云熙、0731男團、鄭潤澤、鄭鈞、樸樹、新褲子、草東沒有派對、回春丹、痛仰等音樂大咖、知名樂隊,與數萬樂迷共享燃情之夜。

長江畔的自然美景與音樂節的熱鬧氣氛相得益彰。來自外地的樂迷表示,“在這里能欣賞到最潮流的音樂,環境也特別好,青山、綠水、芳草地宛如畫卷。”也有不少樂迷提前來到我市“打卡”采石磯、長江不夜城、創客+文創園等城市地標。
從熱鬧非凡的美食區,到古風雅韻的文化街區,再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我市夜經濟活動不斷融合新場景、新業態,為市民和游客帶來更豐富的夜間生活體驗。
今年,市商務局牽頭會同6部門印發《“徽動消費·馬上行動”消費促進攻堅行動方案》,重點支持夜間經濟場所亮化、美化工程改造提升,培育夜間經濟聚集區,推進夜間商文旅協同發展,打造夜游馬鞍山品牌,鼓勵發展特色夜市街區,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全年計劃發放超6000萬元消費券,激發市民消費熱情;集中打造首批16個夜間貿易經濟聚集重點區域,結合各縣區夜間經濟發展計劃有序推進提升項目建設。
培育夜間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消費者參與,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因地制宜、積極創新、凝聚合力,往挖掘地方特色上拓思路,從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在對接消費需求上出實招,必能讓夜經濟不斷綻放新光彩、釋放更多紅利。
記者 季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