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人才政策很給力,讓我們畢業后就拿到了助理工程師‘稱號’,就業更有競爭力。”9月23日,皖江工學院2023屆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生明亮說。
明亮告訴記者,得益于市人社部門與學校共建“產業工程師學院”,讓他畢業后順利拿到了助理工程師職稱證書,實現了“帶著職稱去就業”。
目前,明亮在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從事產品設計研發工作,扎實的專業水平和出色的動手能力,讓其深受單位的認可。“‘助理工程師’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自己的專業綜合技能,是工作中的‘加分項’。”明亮坦言。
讓高校畢業生帶著職稱去就業,正是馬鞍山貫通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改革創新之舉。2021年以來,我市先后在馬鞍山學院、安徽工業大學、皖江工學院3所本科院校設立產業工程師學院,在辦學管理、人才培養、職稱評審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緊缺型工程技術人才。
朱賢陽是首批拿到“助理工程師”的馬鞍山學院機械設計專業畢業生,在省外打拼一段時間后,去年回到馬鞍山,在泰爾重工工作。“企業非常看重‘助理工程師’的身份,讓我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順利入職。”朱賢陽說。
截至目前,我市“產業工程師學院”已有530名畢業生經評審認定獲得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實現了“帶著職稱去就業”,受到了學生和老師的好評。
近年來,馬鞍山越來越多的創新政策持續發力,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得益于新政策,讓我拿到了高級技師證書,以前想都不敢想。”中鋼天源36歲的鉗工朱長鷙雖然只有高中學歷,但曾帶領技術團隊參加關鍵工序磨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建設,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在我市深化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評價后,2023年,朱長鷙通過工作業績評審、技能水平評估和現場操作技能評價,直接認定為高級技師。
2022年,我市在全省創新出臺《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堅決破除人才評價“唯學歷、唯資歷、唯證書、唯身份”傾向,受到了企業和一線職工的歡迎。
《辦法》實施以來,我市已有1866名特殊技能人才取得高級工及以上技能等級證書,極大激發了一線技能人才的創新活力。
記者 況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