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鄭蒲港新區錨定打造安徽江海聯運樞紐中心的目標,在建設“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上持續發力,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日前,馬鞍山綜保區大門口,66輛裝有進口紡織設備的集裝箱貨柜車有序排隊過卡進入保稅倉。這是馬鞍山綜保區開啟通關服務以來,一票報關單入駐車次最多的貨物。該批設備通過江海聯運運至鄭蒲港港口報關入區倉儲,充分發揮了綜保區“區港聯動”與“智慧通關”優勢。
在皖江北岸“第一港”——鄭蒲港,這里一片繁忙景象,巨大的龍門吊升降騰挪高效運轉,滿載集裝箱的航運貨輪來往穿梭,一批批貨物從這里開啟“漂洋過海”的旅程,發往海內外各地。“我們每天會根據當天的訂單量具體安排人員與設備,確保港口全天候上下貨物順暢。”安徽省鄭蒲港務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徐征說。
鄭蒲港新區錨定“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持續發力,全力構建“口岸+航運+產業+市場”的一體化口岸經濟區,著力建設“保稅港區”,加快與長三角城市經貿往來,先后引進六維云機柜、恒茂現代物流倉儲等保稅物流項目4個;編制一期碼頭改擴建和鄭蒲港鐵路連接線可研分析,省水利廳批復同意疏浚砂綜合利用方案;肉類指定口岸實現貨物常態化進港,已有3批白俄羅斯進口的肉類雞爪在鄭蒲港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通關報檢;港口吞吐量、鐵路貨運量實現歷史性突破,今年以來,鄭蒲港碼頭完成吞吐量161.17萬噸,同比增長17%,其中,集裝箱5.08萬標箱,同比增長72%,外貿集裝箱4.5萬標箱,同比增長136%,鐵路專用線貨運量52.82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294%。
接下來,鄭蒲港新區將充分發揮“區港聯動”“聯動接卸”“江海聯運”等優勢,對照“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三年行動方案,加快鄭蒲港改擴建和升等工作,加強與沿海大港合作,招引一批外貿物流企業,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 柴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