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發布《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第一批典型案例》
博望區產業園“園區-單元-項目”管理模式入選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第一批典型案例》,全國共18個案例入選,我市博望區產業園“園區-單元-項目”管理模式名列其中。
博望區工業經濟起步早,但企業用地布局較為分散,規模較小,平均每家企業占地約7.4畝,5畝以下占比67%,企業平均容積率僅為0.4左右,土地利用方式較為粗放,利用效率不高。
2021年以來,博望區強化規劃引領,推進騰籠換鳥、產業重塑,打造“園區-單元-項目”管理新模式,以合同約束稅收貢獻,激勵約束用地主體自主節地。
所謂“園區-單元-項目”管理模式,即園區統籌控制規劃開發強度、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和單元尺度,提升用地質效、主導產業集聚密度。以園區為載體,堅持“一園一業”,江寧-博望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丹陽片區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新市片區以鋁基新材料為主導產業,博望高新區以機床刃模具為主導產業,圍繞產業鏈,建設以順博合金、美利信、愛柯迪等上市公司為龍頭的產業聚集群。“單元”即增加工業鄰里中心、生產過渡空間和地企適配程度,減少空間破碎程度、傳統產業用地和新增建設用地供應占比。“項目”即實行合同管地,鼓勵建設多層廠房,推行重載工業多層廠房“機械上樓、汽車上頂”節地技術,優化工業生產流程,降低企業建設成本和生產成本。
實踐證明,博望區“園區-單元-項目”管理模式成效顯著。“一園一業”打造產業集群,對于集聚區外企業實行搬遷、騰退,已累計騰退企業百余家,面積約1000畝,實現布局優化、規模釋放。工業企業畝均稅收較2018年增長48.56%,其中,規上企業畝均稅收增長62.07%,園區工業綜合容積率較上一年度提高約10%。
記者 王永霞
[編輯:
趙文靜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