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聚焦 > 正文

    勁乘東風更向前

    2024-08-19 08:16:00 來源:皖江在線

    大美濱江  記者 儲燦林 攝

    勁乘東風更向前

    —我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紀實

    記者 劉挺

    (一)

    八月的馬鞍山,熱力涌動,萬物榮華。

    一江兩岸,處處洋溢蓬勃發展的生機活力、響徹拼搏奮進的脈動強音。全市上下正以時不我待的昂揚姿態,在這激情燃燒的時節,全力書寫改革新答卷。

    4年前的那個盛夏,馬鞍山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2020年8月19日,馬鞍山發展史上極具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馬鞍山考察,賦予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把我市的發展層次、發展要求、發展定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薛家洼生態園到中國寶武馬鋼集團,一句句諄諄囑托,一段段難忘場景,記錄下總書記對馬鞍山人民的無限深情、對馬鞍山發展的如山厚望、對馬鞍山工作的科學指引,為新時代馬鞍山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滔滔大江,流淌滿滿深情;

    殷殷囑托,激蕩奮進豪情。

    四年來,我市堅定不移用總書記賦予的新發展定位統一思想、統攬全局、統領發展,以“總書記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不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的政治忠誠,聚焦生態環保高水準、經濟發展高質量、開放聯動高水平、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把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內涵具化為“生態優、產業強、活力足、城鄉美、百姓富”五個方面,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不移抓發展,一馬當先抓改革,統籌兼顧抓穩定,一步一個腳印把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美好藍圖變成生動現實。

    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今天的馬鞍山——

    經濟運行平穩向好,產業轉型步伐加快,改革創新亮點紛呈,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多項工作進入并保持全省第一方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每天都在上演嶄新的奮斗故事,處處升騰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氣象。

    感恩奮進,實干爭先——歷史,鐫刻奮斗的足跡;

    根茂實遂,膏沃光曄——實踐,印證思想的偉力!

    (二)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傍晚時分,薛家洼生態園、濱江文化公園等處游人如織。晚霞絢麗、江風拂面、芳草連天,信步濱江,猶如走進一幅絕美的江景畫卷。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的保護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長久的牽掛。

    4年前的今天,總書記來到薛家洼生態園,詳細了解馬鞍山市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長江十年禁漁等工作落實情況,強調要增強愛護長江、保護長江的意識,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

    旗之所向,行之所往。

    我市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優等生”的標準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催生一江兩岸好風景、擦亮生態環保金名片、書寫人民滿意新答卷,奮力打造生態優的“白菜心”。

    大江煥發新顏——

    作為資源型城市,我市“先有礦后有市、先生產后生活”,寶貴的岸線被大量非法碼頭、砂場占據,不僅讓城市長期“臨江不見江”,更讓長江生態系統紅燈頻閃。我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統籌推進治岸、治漁、治污,全面打響長江保護整體戰。

    薛家洼生態園、楊樹林、和州之心、浮沙圩濕地公園……我市一體推動一江兩岸79公里岸線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鐵腕整治“散亂污”企業。從“臟亂差”到“美如畫”,長江已成為這座城市最令人向往的風景。去年,我市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馬鞍山長江保護日。

    “日子就像長江一樣越來越美!”禁捕收雙槳、創業再揚帆,薛家洼上岸漁民“三姑娘”陳蘭香的故事,成為長江十年禁漁中的一段佳話。

    我市在全國率先實現長江禁捕和漁民退捕轉產,“四有一暢”等創新做法入選第六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我市與南京、鎮江協同立法保護長江江豚,是全國首例對單一物種的流域性區域協同保護立法。長江馬鞍山段的魚類規模、資源密度比禁漁前皆大幅增加。

    江豚逐浪、仙鶴起舞,一江碧水向東流,萬類霜天競自由。

    長江不夜城流光溢彩,采石磯半程馬拉松暢跑“江景賽道”……人江相親、轉化生金,“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正加速形成。

    城市擁江而美——

    強力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改工作考核連續6年位居全省前3;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區雨污分流改造,PM2.5平均濃度連續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我市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扎實開展綠美馬鞍山行動,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成為全國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市、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市、國家森林城市、全省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產業轉身向綠——

    搶抓全國首批EOD試點機遇,實施十大工程44個項目,向山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觀。擁有百年開采史的華東第一大黑色冶金露天礦場南山礦凹山采場,從“生態傷疤”蝶變“人工天池”。

    制定實施碳達峰碳中和“1+8”方案,燃煤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改造,認定國家級綠色工廠18家、綠色工業園區2個……我市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持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截至2023年底,我市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10.9%,完成“十四五”目標的70.2%,完成率居全省第2。

    千柯習習潤,萬葉欣欣綠。

    從長江保護整體戰、三大保衛戰到環保整改攻堅戰、新時代“向山大會戰”,一仗接著一仗打、一茬接著一茬干,見證著我市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執著與堅韌,更以“一域之變”生動展現著新時代長江之變、發展之美。

    (三)

    7月24日,G6410次復興號動車駛入長沙南站,標志著整列裝配在復興號動車組上的馬鋼高速車輪率先“跑”完安全服役60萬公里,向著市場化運用邁出關鍵一步。

    馬鋼曾成功軋制出新中國第一件輾鋼整體車輪,如今馬鋼車輪、輪轂環件等四大系列2000多個產品已覆蓋機客貨動、城軌交通全車輪譜系。

    “車輪”疾馳,大道致遠。

    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馬鋼考察調研時指出,要抓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強新材料新技術研發,開發生產更多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獲評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成為全省首家環保績效A級鋼鐵企業,馬鋼新特鋼、寶武特冶等一批重大項目投產……站在新起點上的馬鋼人堅守鋼鐵報國初心,勇擔制造強國使命,二次創業轉型升級,豪情滿懷踏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奮力打造后勁十足大而強的新馬鋼。

    因礦興鋼,因鋼立市。

    起家發家當家,馬鞍山靠的是制造業。面對資源型城市轉型,如何把“看家本領”練得更好?

    我市堅持以制造業為“綱”,把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牽引性抓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專“新”致“質”、乘“數”而上,奮力打造產業強的“白菜心”。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生產1個空調外殼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不到1分鐘。安徽奧克斯智能電氣有限公司通過“智改數轉”,運營成本降低30%,人均單套效率提高近70%。

    博望區率先建成全省首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重點工業企業、重點設備聯網上線,高效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平臺建設經驗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例。

    創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看樣學樣”模式、實施“數字領航”鏈接工程……高質高效推進“智改數轉網聯”,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脫胎換骨”,發展乘風破浪。去年營收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覆蓋率超80%。

    新興產業“獨木變森林”——

    含山縣初步形成垂直整合、橫向互補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生態圈;馬鞍山經開區汽車產業集群集聚漢馬科技、蜂巢能源等規上工業企業50余家……馳騁新賽道,去年我市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近1倍。

    我市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1+3+N”戰新產業融合集群不斷壯大。2020—2023年,全市戰新產業產值平均增速22%,跑出了高于全省的好成績。

    未來產業“小樹變大樹”——

    靚馬科技、航天宏圖,低空經濟乘勢“起飛”;九章云極、E聯矩陣,智算中心紛紛落地……發力先進材料、先進裝備制造、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與健康、空天信息六大未來產業,我市正加速布局、“未來”可期。

    聚力“興產業”,亮出新打法。

    筑牢項目“壓艙石”——健全招大引強“賽馬”機制,創新開展“七未”項目攻堅,2020—2023年,我市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700余個,一大批優強項目成勢見效,拉動發展一路“項”好。

    激活創新“動力源”——發放“科技創新券”、選聘“科技副總”、建設“研發飛地”……我市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成為全省第4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破千的地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居全省首位;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居全國第45位、全省第3。

    廣納人才“千里馬”——深入實施“詩城英才”計劃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動,常態化開展“才聚詩城高校行”等活動,著力打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連續4年躋身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強。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

    4年篤志前行,馬鞍山產業轉型提速、經濟質效齊升,進入全國先進制造業城市60強。

    加“數”向前、蓄勢向“新”,這座資源型城市,正在新時代重振雄風、重塑榮光!

    (四)

    全線鋪軌!

    起當涂、跨省界、入金陵,一線系兩城的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火熱推進,將以“同乘化”提速“同城化”。

    全面覆蓋!

    寧馬新型功能區、馬鞍山青浦工業園、浦和產業合作示范區……我市所有縣區、開發園區與滬蘇浙重點園區合作共建實現全覆蓋,新簽約項目中來自長三角地區占比近六成。

    大江奔騰,千帆競發。

    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的馬鞍山,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橋頭堡”的區位優勢,樹牢“同城化”思維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以“排頭兵”姿態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發力嵌入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攜手聯彈“生態文明協奏曲”,同守一片天、共護一江水;足不出市即可享受更多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一馬當先,讓我市收獲滿滿紅利、煥發強勁活力。

    江濤拍岸,水起風生。

    走進鄭蒲港碼頭,巨大的龍門吊升降騰挪,航運貨輪往來穿梭,一批批貨物從這里開啟或結束“漂洋過海”的旅程。錨定“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貿”持續發力,鄭蒲港新區正向海而興、滿帆奮進。

    從高標準承建亞奧理事會總部大樓、非洲“毛塔第一路”,到驚艷波斯灣的世界最大大學城之一的科威特大學城……近年來,十七冶承建的項目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遍地開花,成為中國建筑企業推動“大國建造”走出去的品牌代表。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堅持更大力度“走出去”、更大范圍“請進來”,我市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綜合保稅區、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省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等開放平臺建設,積極參與“徽動全球”出海行動……

    以開放的胸襟與世界“相擁”,不斷收獲合作、友誼和精彩。2023年,我市完成進出口總額61.9億美元、居全省第4;連續13年被評為“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開放潮涌,改革風勁。

    我市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緊扣踐行新發展定位,強化改革攻堅,打造特色亮點,先后部署1100多項改革任務,推出920多項制度性成果,連續4年入選全省年度十大改革案例,一批改革經驗得到中央改革辦刊發推廣。

    在全省率先探索“畝均論英雄”集成改革,不斷提升產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由12.6萬元提升至23.6萬元、居全省第3,獲評全國十大標桿案例。

    深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在全省率先探索并持續深化“標準地”改革,成功入選全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

    創新特殊技能人才評價機制,“人才怎么樣、讓企業自己說了算”,一大批“黑手套”員工(生產一線有特殊技能、絕技絕活,尚未取得技能證書的技能人才)破格取得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在安徽工業大學、馬鞍山學院、皖江工學院掛牌成立3所產業工程師學院,在辦學管理、人才培養、職稱評審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530名畢業生實現“帶著職稱去就業”。

    在全省率先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等問題;實施“企聲響應”專項行動,做到一門受理,實現有求快應;打造“采石會客廳”企業服務品牌,“面對面交流、實打實交心”,書寫了一段段政企“雙向奔赴”的親清佳話……我市以改革之力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優”而行,營商環境考核居全省前列。

    ……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座城市奔涌向前的改革氣魄,正如詩仙李白在長江馬鞍山段留下的這一千古名句,當沖破艱難險阻,天地自然遼闊。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我市將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奮力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

    (五)

    山水城市,精致精美,宜業宜居;

    和美鄉村,物阜民豐,如詩如畫。

    一江兩岸,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城鄉新畫卷正在青山綠水間鋪陳舒展,展現出我市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奮力打造城鄉美的“白菜心”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

    我市堅持把內涵式增長作為關鍵策略,突出公共服務、工業鄰里中心、生態環境導向,扎實開展快樂學習、全域文旅、宜居韌性、城市暢通等十大行動,加快打造全齡友好型社會、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

    以公共服務導向打造高品質城區——

    寧馬城際站點初顯,陽湖公園建設將成,精準導入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城市向南,陽湖片區開發建設如火如荼。在城市開發中,我市按照群眾利益、基礎設施、公共配套、產業發展“四個優先”原則,全面完善片區功能,有效提升整體價值及內生動力。

    新城拔節,老城蝶變。

    一處處精心打造的口袋公園相繼開放,讓居民抬腳就能享受綠地、體驗美好;

    貫通佳山、雨山等環山環湖健身步道,“望山能進山、進山能游園、游園能環山”;

    分步實施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一批交通、教育、醫療項目建成投用;

    開展“最干凈城市”創建,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道路保潔一體化管理、城市小區物業服務實現全覆蓋……

    在推進城市更新中,我市突出“微改造、精提升”,著眼群眾“喜聞樂見、天天有感”的地方,尊重城市肌理、織補城市功能,讓老城再青春、生活更美好。

    以工業鄰里中心導向打造高能級園區——構建“工業鄰里中心—鄰里匯”兩級服務設施體系,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社區轉變;創新打造“園區—單元—項目”一體化節約集約用地模式,去年新增工業用地綜合容積率提升10%……我市堅持把人、產、城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謀劃,一體優化園區設施配套、產業定位、空間布局,不斷提升園區發展能級。

    以生態環境導向打造高顏值片區——我市以建設全國海綿城市示范市為契機,實施雨山湖東區排水韌性能力提升工程,通過強化水體治理、增設休閑體育設施等多措并舉,打開親湖親水親綠界面。

    成為中國美麗城市典范、連續2年常住人口正增長……城市向新、生活向美,讓居者幸福、來者流連、聞者向往。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草原天路、戲水沙灘……含山縣六衖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讓“石頭部落”有看頭、有玩頭,百姓日子更有奔頭。

    水稻、白茶、黃桃……和縣萬元村因地制宜做強特色產業,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從“零收入”躋身“百萬村”。

    在全縣率先試點“道德積分銀行”,在全市率先示范“移風易俗”,在全省率先打造“美麗庭院”……當涂縣新豐村,勁吹文明新風。

    一個個欣欣向榮的場景,匯成鄉村全面振興扎實推進的新圖景。

    我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持續推進含山大米、和縣蔬菜、當涂水產“一縣一特”全產業鏈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施“雙領共富”行動,成立18個鎮級“共富”公司;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以城帶鄉、以鄉促城。

    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村均集體經濟年經營收益突破90萬元,農村居民收入持續位居全省第1,脫貧戶人均純收入居全省前列,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91:1……

    數據沉甸甸,生活節節高。

    (六)

    中醫診所開進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家門口”就能享受中醫診療,綠地小區居民穆阿姨直呼“方便”;“飯菜美味、價格實惠!”老年助餐服務暖胃又暖心,讓山南小區居民黃師傅連聲夸贊;豐收佳苑小區丁方龍隔一天就能迎來“馬上送福”助老員的陪伴,洗衣洗被、陪聊嘮嗑,老人身心都是暖洋洋的……

    老有頤養,樂享幸福。

    我市大力發展模式多樣、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逐步建立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

    聚焦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我市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等民生問題,切實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滿足“安居樂業”的多樣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線民生,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民呼我應惠萬家”專項行動,建立群眾訴求快辦快結工作機制,實現“呼”得順暢、“應”得迅速。

    ——實施困難群眾“困有所扶”集成改革,一體推進八大工程,有效解決“小百分比”急難愁盼。

    ——構建多元化解機制,打造多元化解平臺,組建多元化解隊伍,馬鞍山市醫調委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

    山河遠闊,枝葉關情。獲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全國健康城市建設安徽樣板市……

    一項項榮譽見證民生為大,一件件實事彰顯城市溫度——群眾的幸福笑容,成為發展中最美的風景。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既要“口袋”富裕、也要“腦袋”富足。

    我市堅決扛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實做好以文鑄魂、以文傳聲、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立信、以文興業“六篇大文章”,在守正創新中賡續歷史文脈,在薪火相傳中激揚文化自信,在成風化人中涵養文明氣質,在文化賦能中凝聚發展動力。

    文化繁榮,馨香四溢——

    “遙看曙光初現處,玉色暉暉五千年”。不久前,紀錄片《探秘凌家灘》在央視播出,火爆熒屏。高規格舉辦第二屆中國凌家灘文化論壇,高標準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作為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第一階段的重要代表之一,凌家灘持續火爆“出圈”,正吸引越來越多游客慕名前來觸摸歷史、尋蹤文明。

    舉辦首屆長江文化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嘉賓代表齊聚馬鞍山,共謀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大計。

    作為李白終老之地、中國詩歌之城,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連續舉辦35屆,創造出獨屬于馬鞍山的城市IP,推動李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爐火照天地》激情放歌,文藝精品競相涌現;“江南之花”香飄萬家,文化惠民春風化雨……

    文明生根,實踐生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有聲有色,“道德積分”讓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足的獲得感、幸福感;

    “紅袖標”“和合幫幫團”等志愿服務隊讓城市擁有更多溫暖,“最美”系列先進典型樹起身邊的道德榜樣,“好人之城”成為馬鞍山的鮮明標識……

    作為中部地區首個“全國文明城市”,我市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讓文明潤心、幸福滿城。

    (七)

    黨旗高揚,事業興旺。

    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提供了堅強保障。

    思想引領,筑牢信仰基石——

    我市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持之以恒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深學細照,見行見效。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緊密結合實際,聚焦學習重點,精心組織實施,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堅持學深悟透,突出以上率下、堅持以案促學、加強宣傳引導,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全面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堅持學以致用,引導黨員干部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與“砥礪作風、履職盡責”貫通起來,經常性對照檢視“五問”,努力推動各項工作進入并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強基固本,匯聚奮進力量——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我市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以“既出好成績、又出好干部”的用人導向抓班子帶隊伍,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大力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計劃,常態化選派干部赴滬蘇浙城市跟班學習,創新開展年輕干部“六比六看”“百名干部助百企”等活動,推動廣大干部在實踐鍛煉中經風雨、長才干。堅持嚴管厚愛結合,常態化推動干部能上能下,讓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蔚然成風。

    黨的執政根基在基層。我市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切實加強組織體系建設,著力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引導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創先爭優,以模范行為為黨旗增光添彩。統籌抓好農村、城市、機關、國企、學校、醫院、“兩企三新”等各領域黨建工作,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激濁揚清,優化政治生態——

    我市堅持以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勁足的政治生態。

    抓實政治監督。聚焦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開展監督,今年以來,發現并推動整改問題112個;緊盯“關鍵少數”,建立廉情抄告制度,督促履行“一崗雙責”,目前已制發廉情抄告17份。

    推進反腐治亂。統籌抓好醫療衛生、城市綠化工程等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查處一批典型案件;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出臺“三會兩書兩報告”實施辦法,查、改、治一體推進。

    強化正風肅紀。嚴查快處享樂奢靡之風,精準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民聲呼應”平臺交辦事項及時跟進監督,今年以來,查處“四風”問題330起、處分292人。

    磨亮巡察利劍。持續深化政治巡察,十屆市委目前開展六輪巡察,共發現問題3381個,到期整改完成率93.9%,移交問題線索121件;推動政治巡察向基層一線、群眾身邊延伸,全市村級巡察全覆蓋進度達91.5%。

    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社會生態正氣充盈。

    在經濟社會發展各條戰線上,總能看到高高飄揚的黨旗,總能看到黨員干部帶頭沖鋒的身影,匯聚成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的磅礴力量。

    (八)

    新故相推舒畫卷,丹青妙手向翠峰。

    站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回望過去,更能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馬鞍山的殷切重托、如山厚望。

    4年來,馬鞍山發展呈現的喜人變化、取得的不凡成就,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抓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站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展望未來,更加堅定了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的信心決心。

    不久前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新征程,再揚帆。牢記殷殷囑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抓改革、促發展、向未來,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創造更好成績、實現更大榮光!

    腳下,是欣欣向榮的土地;前方,是山水迢迢的征途。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踐行總書記賦予馬鞍山的新發展定位,感恩奮進、勇毅前行,推動各項工作進入并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努力在長三角走在前列、在全國爭先進位,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馬鞍山新篇章!

    江潮澎湃,奔流萬里不停歇;

    征程壯闊,勁乘東風更向前!

    [編輯: 董磊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看| 一区五十路在线中出| 乱肉妇岳奶水小说| xxx毛茸茸的亚洲|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欧美一级在线看|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18av黄动漫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哦哦哦用力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av成人在线电影|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日韩视频| 另类欧美视频二区| а√天堂中文资源| 美女羞羞动画网站视频| 日韩制服丝袜电影|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产乱码|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欧美军人男男同videos可播放|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美女裸免费观看网站| 好男人看片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h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黑人粗大xxxxbbbb|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