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凝聚識變之智、謀劃應變之方、彰顯求變之勇,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吹響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集結號角。”日前,和縣縣委書記馬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和縣將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改革開路、靠實干出彩,謀深謀實貫徹落實舉措,創造性抓好改革任務承接,奮力譜寫全面深化改革和縣新篇章。
聚焦“產業發展高質量”抓改革、求突破。和縣將認真落實“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的部署要求,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全力推動招商引資大轉型、項目建設大提速、企業培育大升級,加速構建以“三新兩綠一高”產業為主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力爭全年GDP邁上400億元臺階。到2027年,GDP邁上600億元臺階,工業總產值、開發區營收實現“雙千億目標”,推動上市企業、百億企業、國家級創新平臺“三項工作破零倍增”,完成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數字經濟企業等“四類主體翻番”。
聚焦“開放聯動高水平”抓改革、求突破。和縣將深化與南京市浦口區、江北新區戰略合作,抓實抓好交通互聯、產業協同、民生共享等領域改革舉措,加快推動G346濱江大道、寧和高速、寧和市域(郊)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高水平建設浦和產業合作示范區,大力發展“園中園”“飛地經濟”,積極爭創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力爭到2027年,利用“滬蘇浙”億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超300億元。
聚焦“生態環保高水準”抓改革、求突破。和縣將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戰和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攻擊戰,推動PM2.5等重點指標在全市位次前移,確保流域省控、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始終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加快和州之心、浮沙圩、零點公園等長江23公里生態修復示范帶連點成線、串點成面,做好“山水人文”“農旅康養”兩篇文章,用2到3年時間創建成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聚焦“城鄉建設高顏值”抓改革、求突破。和縣將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在城市方面,搶抓省級現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試點機遇,分年度統籌實施好篾匠街、玉帶河、文昌塔等片區的征遷和改造工作,力爭3年左右實現城市更新全覆蓋。在鄉村方面,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扎實開展以省級精品示范村創建為重點的和美鄉村建設行動,全力打造鄉村振興和縣樣板。
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質”抓改革、求突破。和縣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深做實“名醫坐診”和“教育集團”綜合改革,深化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度創新,持續滾動實施一批民生項目。健全完善“民聲呼應”辦理機制,打造“左鄰右舍”“老徐工作室”等基層治理品牌,加快補齊除險保安的設施短板、管理短板、制度短板,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馬永表示,抓改革促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和縣將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堅持并完善“轉作風、提效能、優環境”專項行動、重點攻堅任務“揭榜掛帥”等現有改革舉措,探索和創新選人用人、激勵約束、風腐懲治等重點領域改革攻堅,以干部的真抓實干、風雨兼程,確保各項改革舉措在和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為全市改革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黃瑩 通訊員 常興勝 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