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藝”架起七夕新“鵲橋”
我市“品·約四季之七夕”非遺文化夜市熱鬧開市
夜幕降臨,光影交錯,當七夕邂逅文藝和非遺,馬鞍山的夜晚愈發浪漫。8月9日晚,我市“品·約四季之七夕”非遺文化夜市在市文化館廣場熱鬧開市,廣場舞“巔峰對決”與非遺展示展銷交相輝映,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展現非遺獨特魅力,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打卡,共賞文化盛景。
廣場舞聯賽決賽現場 記者 鄧婷婷 攝
大地歡歌 舞動詩城
晚上七點半,音樂聲響起,“大地歡歌 舞動江淮”2024年馬鞍山市廣場舞聯賽決賽準時打響。來自全市各縣區、開發園區的16支廣場舞隊伍同登一臺展開最后競逐,以動感旋律綻放活力激情,用魅力舞姿展現美好生活。
《歡聚一堂》《桃花村里幸福來》《河畔情思》《領航新時代》《一舞驚鴻》《紅太陽照邊疆》……伴隨著歡快的音樂節拍,參賽隊員們身著鮮艷的服裝,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她們舞姿輕盈,或旋轉跳躍,或翩翩起舞,動作整齊劃一,隊形千變萬化,為觀眾獻上了精彩紛呈的舞蹈“盛宴”。
據悉,自5月初以來,我市2024年廣場舞聯賽采取鄉鎮(街道)、縣區(開發園區)逐級晉級方式在全市范圍內展開,近100支社區、鄉鎮廣場舞代表隊,2000多名廣場舞愛好者踴躍參與。“大家的創作積極性很高,涌現出了一批具有社會正能量、凝聚時代精神的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市文化館文藝部主任黃勇表示,此次參賽作品還融合了民族舞、扇子舞等豐富多元的表現形式和地方特色,展現出了廣場舞的包容性與大眾化。
最終,經過激烈角逐,雨山區文化館選送的《九零年代》、花山區文化館選送的《桃花謠》、和縣文化館選送的《紅太陽照邊疆》榮獲決賽前三名。另外,此次決賽還將擇選優秀廣場舞團隊和作品代表我市參加全省廣場舞聯賽(南片)半決賽。
繽紛夏日 相約非遺
一方七夕集,十里煙火氣。當晚,活動現場還特別設置了16個非遺項目展位,以“非遺+文藝”的形式,打造“非遺美食”“文藝演出”與獨具中國特色的節日文化交融的消費場景,點亮城市夜生活,煥發文旅新活力。
只見現場,程氏口袋鴨、薛津餛飩、和縣香泉牛肉面、林春和糕點、湖陽羽毛扇等我市各色非遺美食和非遺好物一字排開,眾多市民簇擁在攤位前,賞非遺、嘗非遺、購非遺,樂趣無窮。
市民張欣榮直奔“趙大胡麥芽糖制作技藝”攤位前,將幾袋花生糖、芝麻糖收入囊中。“聽說要舉辦非遺文化夜市,我就過來了,果然能夠一站式看到非遺制作技藝、買到很多非遺美食,很開心。”她說。
在“含山塔崗鹵鵝”攤位前,謝相悅忙得腳不沾地。通過線上預告通知、線下當場“吸粉”,慕名而來的市民都想嘗一嘗這獨特地道的美食。“從5點半開攤,到7點半,我帶來的鹵味基本售空,賣了三四千元。”謝相悅說。
市民文嬋媛則和老人、孩子一起,坐在板凳上,搖著羽毛扇,一邊欣賞廣場舞比賽,一邊品嘗著非遺美食。她說:“能在家門口享受這樣一場視覺和味覺的雙重盛宴,感覺夏日的夜晚也愈發精彩有活力了。”
記者 鄧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