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天氣熱,我們早上四五點開工,七八個工人摘了80箱,全部銷售一空。還有外地游客遠道而來,專門來我們的種植園采摘黃桃。”8月5日,在當涂縣太白鎮振興村果林合作社黃桃基地,合作社負責人劉興亮笑得比桃還要甜。
“我家種植了5畝黃桃,畝產750公斤,畝均收入9000元左右。你們看,我手上這個黃桃足足有8兩重。”振興果林合作社工作人員陳娟告訴記者,該合作社共有11戶果農加入,其中黃桃種植面積140畝。由于汛情與高溫影響,今年黃桃采摘時間較往年晚了10多天,從8月初才開始陸續采摘,大約要持續到8月下旬。從目前銷售情況看,今年豐產豐收已成定局。
“要想黃桃賣得俏,品質把關最重要。”陳傳國是桃農們最認可的種桃能手,說起“種桃經”精氣神十足,“首先要選用好品種。其次是土肥水管理,多施有機肥,及時排水及灌溉。還要科學整形修剪,防治病蟲害,加強果實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種出軟中帶硬、甜多酸少、有香氣、水分中等、含糖量不低于13度的優質黃桃。”
“產業發展不能單打獨斗。”振興村黨總支書記楊超說,村里把種植大戶們聚在一起,成立振興果林合作社,統一產品銷售渠道,分享種植技術與經驗,在村社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中不斷提升種植技術。這不,合作社種出的黃桃個大、色艷、味甜,產量穩定,每斤售價可達六七元。合作社還制定了鮮果標準,對品種、衛生、貯存、運輸等作出嚴格規定,在日常生產管理中嚴格采用無公害種植管理技術,每一個黃桃都采用特制的紙袋包裝,通氣、透光、防蟲、防水,保證品質和食用安全。
黃桃賣得俏,與鎮村兩級實實在在的扶持分不開。為深入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太白鎮人大選取群眾較為聚集的場所建立群眾聯系點,成立了太白鎮人大代表振興果林合作社聯系點。聯系點成立以來,“有事就去聯系點”在振興村已蔚然成風。從一開始有果農們反映“完善周邊配套設施”等問題,到現在村民們反映“村組道路硬化修繕、安防設施安裝”等問題,群眾反映的問題涉及面越來越廣,也越來越接地氣。
“很多人慕名前來采摘,但沒有地方停車。果農們反映問題后,村里建起了停車場,有60多個停車位。”作為鎮人大代表聯系點負責人,同時也是振興果林合作社成員的陳傳國說,群眾在聯系點反映的問題都被一一記錄,并整理形成建議,通過鎮人大交由相關部門研究處理。自聯系點成立以來,共收集民情民意21條,轉交問題21個,目前全部解決落實到位。
“這里的黃桃品質好,與縣城僅一河之隔,停車又方便,今天過來采摘一點帶回家,分給親戚朋友們。”前來采摘黃桃的游客孫玉姣說。
文圖/記 者 吳黎明 通訊員 李紅梅 古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