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技改投資、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建安投資、建筑業總產值、商品房銷售面積等六項指標增速“全市第1”,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考核“全市第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及經濟運行綜合考核“全市第2”……行至年中,經濟運行“半年報”出爐,博望區再獲佳績。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今年以來,博望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智造立區”,聚焦招大引強、項目建設、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重點工作,轉型升級打通新路徑,“兩新”產業聚鏈成群,經濟運行呈現發展加快、結構變優、動能增強、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
六個“增速第1”
高質量發展邁入“快車道”
翻開博望區經濟“半年報”,主要經濟指標既有量的增長,又有質的提升。
看地區生產總值。上半年,實現89.95億元,同比增長7.8%,高于全市2.4個百分點。這個增速是什么概念呢?同期,全國GDP同比增長5.0%,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上海、杭州均是4.8%,南京是4.4%。不論從全國看、從全省看,還是從長三角來看,博望都十分耀眼。
看技改投資。上半年累計實現14.51億元,同比增長156.6%,高于全市144.0個百分點。工業投資數據反映了博望區工業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上半年累計實現0.49億元,同比增長83.1%,高于全市65.3個百分點。新質生產力,特點在“新”,關鍵在“質”,落腳在“生產力”。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第1,不僅反映了博望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更表明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正在穩步推進。
看建安投資。所謂建安投資,即建筑安裝工程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的總和,代表直接形成的投資實物工作量。上半年實現35.96億元,同比增長49.9%,高于全市40.0個百分點。建安投資增速高,意味著博望精準有效投資,即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看建筑業總產值。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無煙工業”,對經濟增長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上半年累計實現1.51億元,同比增長155.1%,高于全市147.6個百分點。建筑業總產值增速快,說明博望區建筑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上半年累計銷售86547平方米,同比增長43.0%,高于全市76.6個百分點。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上半年,不管是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博望都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
聚焦招大引強
“兩新”產業聚鏈成群
是什么支撐了上半年博望區的六個“增速第1”,以及一個“考核第1”?
騰籠換鳥、園區重塑,為該區轉型升級打通了新路徑。該區持續推動產業集聚,以畝均效益評價為抓手,近三年累計騰退低效企業170余家,清理處置低效閑置用地5815畝,為高質量發展騰出了空間。十大產業園,已建成投入使用7個,入駐企業45家,入駐率達85%。企業培育是發展的后勁所在。該區建立梯度培育體系,2021-2024年累計培育“小升規”104家,現有規上企業197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58家(其中國家級5家)。該區還在土地的節約集約上做文章,學習借鑒寧波經驗,推行“機器上樓、汽車上頂”節地新模式,在建項目中“機器上樓”11家、“汽車上頂”4家,獲批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區。
招大引強、招精選優,為該區新興產業培育開辟了新賽道。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是該區的“兩新”產業,該區持續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聯合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近年來累計簽約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3個,其中“兩新”產業項目17個、總投資362.2億元。順博合金、美利信、瑞通等一批企業“鏈上開花”。3月份,總投資額50億元的李氏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產業基地項目簽約;5月份,總投資20億元的中鈉時代新能源電池研發生產項目簽約……上半年,該區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3個:50億元1個、20億元1個、10億元1個,“兩新”產業產值達30.17億元、同比增長70.18%,預計全年將達80億元,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支撐點。“兩新”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數字賦能、工業聯網,為該區傳統特色產業煥發新機提供了新動能。該區率先建成全省首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分行業、分領域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完成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144家、占比73.1%,引導113家重點工業企業、3324臺重點設備聯網上線。平臺建設經驗先后入選全省、全國典型案例,獲批全省首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
自我加壓、奮勇爭先,讓該區干部干事創業狀態實現了新提升。全區上下牢固樹立“干字當頭、干成為算”工作理念,針對自身特點制定了“總量進位、人均靠前、增速領跑”的階段性目標,加班加點、埋頭苦干,持續推進“七未”項目攻堅,在全省經濟運行“賽馬”考核中連續5個季度保持在第一方陣。
上半年,在全省45個區中,博望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省第3,入選2023年度全省制造業發展綜合10強區、增速10快區,民營經濟全省發展考核位列一類縣(市區)第6。
堅持改革創新
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從一季度的5個“全市第1”,到上半年的7個“全市第1”,博望區不斷刷新著發展的速度和高度。下半年,又將如何守住“江湖地位”,在全省爭先進位?
“我們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破難,真抓實干、奮勇爭先,為全市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博望區委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由此可見,抓改革、勇創新是該區下一步發展的主線。
就在上周,博望區召開區委常委會和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會議指出,要聚焦重點、攻堅克難,著眼發展大局,立足博望實際,謀深謀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點舉措。
深化改革、攻堅克難,重點在三個“突出”。突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性抓手,謀劃布局數字經濟,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應用,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推動人工智能和未來產業發展,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突出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完善江寧-博望“2+4+N”工作協調機制,深化產業協同發展,集中精力開展聯合招商,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新型功能區,打造毗鄰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突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焦“都市花園、美麗博望”目標定位,加快推進“四個一”工程,以鄉村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完善強農惠農富農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推動共同富裕。
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博望準備就緒,精彩畫卷正在打開。
記者 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