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均論英雄”是地方為破解發展約束而發起的一項改革實踐,通過構建綜合評價機制和差異化政策措施,引導資源要素合理配、優質配、高效配,提高資源要素投入產出效率和集約節約利用水平。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制造業領域“畝均論英雄”改革,企業越來越重視以數增智、節約集約用地、節能降耗減排等,區縣也精打細算,指導園區、企業提升“畝均”產出。
畝均,源于農業領域的術語,當它被創新性地運用到工業領域中,會帶來怎樣一番圖景?
安徽盤景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盤景水泥”)強化數字賦能,搭建生產數據和管理相結合的三級數據模型,通過數據體系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將水泥生產由數字化工廠向工廠數字化轉變。盤景水泥通過智能化改造,總體生產效率提高了35%以上,直接運營成本降低了20%以上,間接成本降低了30%以上,隱形成本降低了25%以上,整體產值能耗降低了15%以上。
盤景水泥的故事只是一個生動的縮影。我市持續深化畝均效益評價改革,在實踐中不斷迭代升級,打出了一套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組合拳”。
迭代升級4.0版評價體系。我市2023年創新增設畝均技改投資強度、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單位能耗營業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四項二類主指標及人才密度、容積率、安全生產三類加分項,推動指標由單位資源要素向創新要素拓展。
多舉措助力制造業領域全面改革。市級層面推動畝均、能耗、產能“三大論英雄”,縣區層面推動“一載體一特色”,企業層面高效能推廣“提升畝均效益十二法”。土地供給方面,啟動“標準地”2.0版改革,按照“事前做評價定標準、事中作承諾定服務、事后定政策強監管”三個階段,細化“標準地”延伸擴面等十二項工作措施,重點保障A類企業資源要素需求,對C、D類企業原則上不再新增供地;金融服務方面,發布白名單制度,創新“融為益企”暢聊會金融對接平臺,完善金融機構聯絡對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白名單”企業信貸支持。
精準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市做大做強優質企業,推進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與A類優質企業精準對接;提檔升級潛力企業,建立重點潛力企業培育庫,“一企一策”實施精準培育,開展“政策+中介”“采石會客廳”鏈商會、幫企找訂單、企業家沙龍等極具特色的幫扶活動;轉型退出低效企業,制定引導低效工業企業轉型退出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差別化價格政策、嚴格環保執法、談判收儲等方式,低效企業實現轉型或退出。記者 鄔剛 通訊員 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