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引擎” 迸發“新活力”
我市多舉措培育和促進服務業發展壯大、提質增效
全省第二!
1-5月,我市累計培育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59家,實現營業收入156.63億元,同比增長21.3%,增速居全省第2位。
數據,既是奔跑的顯證,又是騰躍的方向。
近年來,我市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不斷轉型升級,服務業的發展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起到拉動作用,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我市如何布局規模以上服務業?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如何實現項目落地,集聚發展?
發展規模持續擴大
服務業是衡量一個地區、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看全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為349646億元,同比增長4.6%。上半年我國服務業持續恢復,發展內生動力繼續增強,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培育壯大。
看全省。上半年,安徽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6.8%。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1.5%,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24%,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增長31.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4.4%。
迎接新機遇,再譜新華章。
我市在持續推進國家和安徽省現有促進服務業發展、助企惠企等政策落細落實的基礎上,多級聯動、培優增效,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培育和促進服務業發展壯大、提質增效。
在“頂層設計”上,研究制定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建立服務業6個重點行業工作專班,大力實施20項重大工程,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積極引導生活性服務業向品質化和多樣化發展,著力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
在“服務品牌”上,依托“采石會客廳”企業服務品牌,促進企業對接合作,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在“企業培育”上,常態化更新規上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庫,新入庫企業發展態勢良好。
多維度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我市不斷增添精彩注腳。1-5月,全市38家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55.5%,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34.2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5.5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服務業對一座城市的發展來說,不僅是發展的對象,也是發展的條件。
服務業的多維迭代更新,已經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鐵杠桿”,助力馬鞍山成為投資熱土、興業沃土。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貢獻突出。1-5月,全市規模以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6.9%,拉動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7.5個百分點,貢獻率38.3%。其中,租賃業增長178.6%,商務服務業增長93.9%。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穩健運行。1-5月,全市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1%。其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分別增長34.3%、26.2%和3.9%。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逐步回暖。1-5月,全市規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由1-4月的下降0.6%轉為增長9.7%,比上年同期增長10.7個百分點。其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分別增長14.1%和11.4%。
項目集聚持續加速
服務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煙火氣”的最佳注腳。
今年,我市加快引入重大項目、優勢資源,多維度推動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打造發展“新引擎”。
我市加大軟件信息、供應鏈、現代物流等領域項目招引力度,全市新簽約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41個,其中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16個;新增營收億元以上物流企業2家,推動韻達博望物流園等45個億元以上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我市聚焦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領域,培育發展省級服務業集聚區16個、集聚企業超3000家。馬鞍山軟件產業服務業集聚區等4家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示范區列入省績效評價獎勵集聚區名單。
從“拐點”看“機遇”,集群式發展的服務業正在躍升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實力股”。
展望未來,我市將結合城市實際和發展需求,謀劃推動服務業數字賦能、融合創新、品質提升的新路徑,推動工業互聯網、軟件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提質擴容,引導文化旅游、民生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提檔升級。
赴而為奔,躍起為騰!馬鞍山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已經形成,“新引擎”已經鑄就,“新勢力”正在崛起,“新活力”正在迸發。
記者 鄔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