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遺址之上,感嘆其宏大的規模與嚴整的布局;徜徉于文物之間,探尋古人的智慧和文明的曙光;變身為“技藝大師”,體驗復雜而又細致的制陶工藝……隨著暑假來臨,近日,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成為大學生的熱門研學目的地。
7月的中旬,安徽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組建暑期實踐團隊,在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其周邊村鎮開展了為期3天的調研活動。他們探古跡、訪專家,全面了解凌家灘考古成果,深入挖掘凌家灘文化,并通過文物宣講、視頻拍攝等方式,探索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路徑,尋求文旅資源聯動發展的前景。“通過這幾日的探訪與考察,團隊的創意策劃思路更為明晰,后期會加快整理總結、集思廣益,力求在凌家灘考古旅游活化領域取得新的研究和創意成果。”團隊負責人表示。
就在他們到來的前些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聯合舉辦的NCP2024夏令營考古研學之旅同樣走進這片土地。中澳大學師生們一路走一路看,在近距離感知華夏文明的同時,還親手體驗制陶工藝,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隨著研學熱漸起,凌家灘也乘“熱”而上,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豐富文旅產品供給,積極探索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有效途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步入凌家灘遺址北門,沿著正在施工的北門服務區時間軸與時光隧道項目前行,凌家灘遺址博物館項目的主體結構及墻體粉刷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博物館陳列展覽公裝區域施工。未來,這里將集中華文明探源凌家灘陳列展示廳、文物庫房、接待大廳、學術報告廳等功能于一體,成為中華文明探源解讀和研學體驗的重要場所。
近年來,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始終秉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理念,厘清遺址價值內涵,制定科學發展藍圖,探索文化傳承路徑,實施了游客服務中心、墓葬祭祀區保護展示、內外環壕保護展示、老糧站研學旅行基地改造、數字體驗館等項目,已成為一處集遺址展示、考古研究、農耕生產、生態游憩、文化教育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研學旅行目的地。
除此之外,加快推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協同城鄉建設、文旅業態、生態保護等融合發展;依托四大功能區域,打造遺產現場活化研學、博物館研學、農耕文化研學、綜合拓展“四位一體”研學產業,大力開發研學課程;聯合央視拍攝紀錄片《探秘凌家灘》等重磅作品,高規格舉辦第二屆中國凌家灘文化論壇、首屆凌家灘文化藝術周,推動凌家灘文化走向更廣闊的世界……一個鮮活的凌家灘,正款款走來。
(記者 鄧婷婷 實習生 熊高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