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7月11日,全省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工作推進會在蕪湖召開。會議指出,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著眼以城市高質量發展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經過深入研究論證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過去十年,安徽城鎮化率從47.9%提高到61.5%,建成區面積增長1.6倍,全省60%左右的常住人口、70%左右的優質公共服務資源、80%左右的經濟總量和90%以上的科技創新活動都集中在城市。特別是隨著城市能級的提升,全省16個市全國經濟排名全部提升。可以說,城市已成為安徽高質量發展的主支撐、主引擎。

開渠引水:增強要素集聚力、配置力作為核心導向
今年3月,安徽印發了《關于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質 增強城市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意見》。
總的思路是突出創新引領、集約節約、綠色低碳、安全、韌性,落實“一個尊重、五個統籌”的工作要求,堅持以人為核心,堅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建設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城市。
當前,城市之間對高端要素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要緊緊圍繞增強要素集聚力、配置力,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增強城市活力和競爭力。通過“雙招雙引”匯聚資源,也不能靠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挑水澆灌”,而要靠資源要素市場化匯聚來“開渠引水”。
這方面,合肥具有代表性。去年,合肥新增常住人口21.9萬人、居全國首位,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突破35萬人,新增進站博士后949人,集聚高層次人才1.9萬人。
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合肥市市長羅云峰在會上交流發言時作了很好的總結,主要是圍繞打造合肥這個“創新的天地”,全域構建科創空間,不斷優化科技服務功能,持續打造良好的創新和產業生態,推動了各種要素的快速集聚,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安徽各地在推進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緊緊抓住影響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流動和配置的關鍵變量,用活力和競爭力的目標來倒推城市功能如何完善、品質如何提高,努力把城市打造成品質生活的高地、成就夢想的舞臺、投資興業的沃土、產業集聚的平臺、知識創造的中心、創新驅動的引擎。
統籌協調:人、產、城互促共進作為基本路徑
近年來,安徽創新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在提升城市品質上去突破系統,優化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改善居住環境,協同打造高質量發展、高顏值生態、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高水平安全的城市空間,加快建設具有安徽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現代化城市。
此次召開推進會,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這個主題,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問題,而是把人、產、城作為一個整體,系統推進城市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
人、產、城互動的過程,本身就是功能匹配的過程,就是品質和活力提升的過程。
優良的城市功能品質能促進人才匯聚、高端產業集聚;人才匯聚為產業集聚、轉型升級創造條件,也促進了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產業的集聚升級,又為高端人才提供更多發展空間,也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財力支撐。
推進會上,蕪湖市市長徐志在交流發言時介紹了立足蕪湖資源稟賦,統籌空間結構、規模結構、產業結構,堅持走人、產、城互促共進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積極探索新時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蕪湖實踐。
作為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滁州市市長吳勁介紹了近年來該市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為抓手,以“人產城”融合發展為路徑,加快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切實提高城市要素集聚和資源配置能力,城市感召力、吸引力、輻射力、競爭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三、全國百強,從2012年全國第185位前移到2022年第90位,是過去十年全國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
安徽堅持以人為核心、以產業為重點, 將人、產、城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謀劃和推進,努力走出一條人才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提升、城市品質提升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路子。
守正創新:實現城市內涵式發展作為關鍵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是經濟發展的中心,發展經濟是理所當然的,但要堅持集約發展,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科學劃定城市邊界,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
什么是內涵式發展?簡要地說,就是城市發展要從過去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推動城市走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在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變革的今天,城市外延式擴張的模式已難以為繼,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如何以內涵式發展的理念引領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關鍵在于科學確定城市發展定位。這是確定城市能否內涵式發展的“第一粒扣子”,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發展定位,不同的定位又會影響著城市資源配置、建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會上,馬鞍山市市長葛斌分享了該市堅持把內涵式增長作為關鍵策略,突出“三個導向”,在實現投入產出良性循環的同時,推動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持續提升,成為中國美麗城市典范,連續3年入圍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強、連續2年常住人口正增長。
我省的寧國聚焦打造汽車零部件、耐磨鑄件、電子元器件等產業基地,孕育出中鼎等一批民營企業百強和8家上市公司,天長、界首等地縣域經濟特色鮮明,也積累了較好的經驗,充分說明只要找到以自己為原點的坐標,瞄準定位、久久為功,都能大有作為。
安徽省長王清憲在推進會上表示,開展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是一項牽動性強的系統工程,也是在城市發展中挖掘塑造新質生產力的創新工程。我省各地各部門要堅持守正創新,用新理念設計新打法,用新打法干出新成效,創造性謀劃各項工作,奮力開創要素匯聚、活力強勁、各具特色、近悅遠來的城市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實支撐。(記者 張賢良 實習生 王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