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
安徽日報推出
促進皖北全面振興
聚力發展四大重點產業集群
特別報道
聚焦皖北地區在
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
新能源、綠色食品
領域的發展成果
↓↓↓
在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中,明確提出構建“合肥—蕪湖”雙核聯動、其他市多點支撐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其中,皖北地區不可或缺。
作為農業和傳統工業區,皖北能否抓住機遇,在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乘勢而起,為皖北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能,成為全省汽車“首位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這兩年,皖北地區發揮后發優勢,不走亦步亦趨的漫長追趕之路,抓好新型工業化,錨定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不動搖,加快形成并發展新質生產力。
換了新打法,皖北不斷突破產業發展“天花板”——如今,皖北地區集聚汽車產業鏈企業近千家,省內外整車企業的一級供應商106家。與2023年相比,皖北地區汽車產業鏈規上工業企業數、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均提高1.1個百分點。
在新賽道上,皖北不僅“能”,而且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戰略擘畫開新局
——首位產業,藍圖變實景
“外地人對鳳臺的印象大多是煤和電。全縣年發電200億度,有‘火力三峽’之稱?!被茨鲜续P臺縣招商服務中心主任吳向韶說,然而在轉型發展中,煤電卻成了“雙刃劍”。
為了擺脫對煤電的過度依賴,從2022年起,鳳臺縣將“三新兩精”確定為主導產業,其中一個“新”就是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
鳳臺縣委、縣政府在謀劃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時,就將目光盯在該行業的“核心”——科技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

2023年1月15日,合眾新能源汽車公司在鳳臺縣成立全資子公司——浩智增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專注于增程油電轉化系統,增程熱泵總成及智能座艙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當年9月15日,增程產線量產;12月底,首套熱泵下線。
增程器是增程式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不直接給汽車提供動力,而是在電池饋電時,通過消耗燃油給電池充電,從而增加汽車續航,也就是車主口中的“可油可電”。
“合眾熱銷車型哪吒L搭載的增程器,全部產自鳳臺?!焙浦枪旧a計劃高級經理李季告訴記者,今年4月哪吒L上市,5月銷量翻番,隨著銷量走高,浩智的增程器產能也在不斷攀升。
兩年前,鳳臺縣經過市場調研,認為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不僅不是過渡產品,在北方地區還大有市場。于是,總部位于常州的坤泰車輛系統(常州)股份有限公司,進入鳳臺縣“核心零部件產業”招商視野。
“奇瑞在蕪湖和河南開封有生產基地,鳳臺正好居中,方便兩頭兼顧?!崩ぬ┕靖笨偨浝砣痔烊缯f,2022年8月,鳳臺縣國企州來控股集團與坤泰(常州)公司共同投資36億元,成立安徽坤泰車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吳向韶介紹,向外,縣里努力推動兩家公司與江淮汽車開展合作,讓鳳臺的零配件產業深度融入合肥、蕪湖的整車產業鏈中;向內,則以兩大零部件企業為龍頭,帶動傳統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皖北各市持續擴容關鍵領域零部件產業,在全省做大做強汽車“皖軍”的戰略擘畫中,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打造零部件產業的“皖北軍團”,讓藍圖變實景。
大展所長闖新路
——資源轉化,優勢變勝勢
從淮南到淮北,都曾離不開“一塊煤”。如今,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新賽道”上,兩淮都在變。
早在20世紀70年代,濉溪縣便有了電解鋁車間。“那時的淮北鋁制品行業雖然落后,卻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這些人才或進入改制后的新企業,或合伙創辦了其他企業,為后來鋁產業的轉型升級奠定了人才基礎?!被幢笔邪l展改革委四級調研員馬曉東告訴記者,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時,人才和資源的優勢正在轉變為新賽道上的勝勢。

新能源汽車從誕生之初,就面臨一個技術性問題——增加續航。如何給新能源汽車“減肥”,解決車主“續航焦慮”,成為各大新能源車企的技術革新方向。
2020年,工信部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中期以形成輕質合金應用體系為方向,遠期形成多材料混合應用體系為目標,實現新能源汽車輕量化。
乘著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風口,淮北眾多鋁業企業在轉型發展的同時,通過科技賦能,促進產業以“新”提質。
“我們與上海交通大學王浩偉教授團隊合作,將陶鋁新材料應用于汽車輕量化,在現有產品上再減重10%以上?!痹诨幢备咝聟^的安徽相騰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大璐告訴記者,企業緊跟汽車輕量化發展大趨勢,將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作為公司主打產品,目前已經與中航鋰電、廣汽、上汽、吉利、孚能等公司開展深度合作。
除了減重,鋁還用于制作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關鍵材料——電池箔。
在濉溪經濟開發區,安徽中基電池箔科技有限公司的8條鋁箔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來自寧德時代、欣旺達、國軒高科等國內頭部電池企業的訂單。2023年,企業實現產值17億元。

“電池箔相當于‘面皮’,三元鋰或磷酸鐵鋰是抹在面皮上的‘餡料’,做成的‘卷餅’是電池?!敝谢究偨浝碇眄n首業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解釋電池箔的作用。
目前,安徽中基電池箔生產能力居全國前三位,是寧德時代的第二大供應商。
“我們生產的電解液主鹽,一半來自定遠縣?!卑不招洛沸虏牧嫌邢薰举|量高級總監葛嬋說,企業在3年前看中滁州市定遠縣鹽化工產業園,一是企業屬于化工行業,符合定遠縣鹽化工產業園的定位;二是當地豐富的鹽業資源,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2021年12月,新宸新公司在定遠縣鹽化工產業園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產能為6000噸的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項目?!半p氟磺酰亞胺鋰LiFSI是新型電解液主鹽,能有效提高鋰離子的電導率,增強動力電池的安全性、長壽命和耐候性?!备饗雀嬖V記者,企業目前正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已與國內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合作。
通過創新推動、科技賦能,皖北各市盤活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優勢,并加快轉化為新能源汽車領域高質量發展勝勢。
龍頭企業搶先機
——集群成勢,單點變全鏈
今年8月,年產400萬套新能源汽車玻璃項目將在蚌埠試生產。
去年11月,武漢武耀玻璃與蚌埠市簽約,今年5月設備進場。武耀玻璃深耕行業3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制造各種汽車用安全玻璃及總成系統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全套高等汽車玻璃生產裝備。
武耀玻璃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選擇蚌埠,一是安徽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讓企業鼓足信心;二是蚌埠擁有國家級玻璃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產業基礎雄厚,同時擁有良好的汽車零部件產業條件。

目前,蚌埠市出臺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實施方案》,積極培育和招引汽車零部件企業,集聚了安徽鳳凰濾清器、蚌埠雙環電子集團、安徽昊方機電、蚌埠國顯科技、諾博汽車橡塑、安徽吉馳輪胎等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并與江淮集團等車企簽約,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共同建設蚌埠新能源汽車現代產業學院,積極推動多鏈融合,為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從被國外企業‘卡脖子’到成為全球第一,我們用了20年時間?!卑不贞环綑C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建暉說。
經歷無數次“試錯改進再試錯”循環,昊方機電堅持科研投入,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加強與國內科研院所合作,最終掌握了核心技術,在國際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行業壘起自己的“院墻”。2017年,昊方機電超越國外主要競爭對手,次年占有全球市場份額近2成。
“10年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已顯現,企業也逐步隨之轉型?!备呓〞熣f,企業一方面加大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上裝備空調電磁離合器的比例,另一方面延伸開發電控執行器、制動器、緩速器等新產品,并開發出專供新能源汽車使用的空氣懸掛系統供氣單元、曲軸減震皮帶輪等產品,由“一?!鄙墳椤岸嗄堋?。

引進和培育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帶動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皖北各市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的培育路徑,推動產業串珠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到2025年,皖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力爭超過1800億元,占全省比重超過15%;到2027年,這一規模將突破3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