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7月11日電(李東標)安徽省滁州市是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如何挺起工業“脊梁”?今年以來,當地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聚焦推進新型工業化,搶占新賽道、培育新優勢,不斷補短板、鍛長板、揚優勢,推動工業經濟提檔升級、擴量提質,高質量發展呈現強勁態勢。
航拍滁州市瑯琊區工業園區。新華網發(張志東 攝)
創新驅動 助力企業跑出“加速度”
晶體材料、紅外鏡頭、輻射探測器……走進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各式各樣的新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該公司科技發展部部長潘磊介紹,2023年企業研發投入達2.3億元,占營收比重約23%,同比增長112%。其中,重點加強了紅外光學后端業務的研發和投資力度,帶動當年紅外光學業務銷售收入超8億元。
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近年來,滁州市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通過培育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臺、優化科技服務、完善政策體系等舉措,不斷推動創新驅動提速增效。
在全柴集團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在工作。(全椒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全椒縣全柴元雋氫能項目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生產一種厚度僅為12微米的質子交換膜,這種外形酷似透明膠帶的產品又被稱作氫燃料電池的“芯片”。目前,元雋氫能與南京金龍、安凱客車合作開發的氫能公交車已在該縣正式投入使用。
聚焦產業重大需求,滁州市強化科技支撐與應用示范,圍繞光伏、智能家電、汽車及裝備制造等“八大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科技攻關,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帶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截至去年底,滁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達1353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2109家,增量、總量均居全省第三。
以產聚才 打造創新創業“強磁場”
發展未來產業需要人才支撐。位于滁州高教科創城的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實驗室里,研究人員正在搭建新能源電驅系統平臺。
去年5月,安徽大學與滁州市深化戰略合作,成立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校企雙方圍繞光伏、半導體、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化創新要素對接,加快推動“難題”變為“課題”。
航拍滁州高教科創城。新華網發(張志東 攝)
“滁州堅持以產聚才、以教育才,創新機制強化產學研合作?!背菔腥瞬虐l展促進中心負責人介紹,該市結合資源稟賦,把光伏、新能源電池等新興產業與智能家電、新型化工、汽車及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等本地優勢特色產業作為重點人才招引方向。
面對企業的“求賢若渴”,滁州積極探索實行校企“訂單”培養機制,幫助58家企業與13所中高職院校開設“蘇滁定制班”“全柴冠名班”等,精準培養急需技能人才3200余名。
作為首批落戶滁州的光伏企業,滁州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付德臣說,滁州市主動幫助對接滁州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隆基光伏班”,訂單式培養企業所需人才,讓滁州隆基成為整個集團公司的重要人才基地。
得益于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滁州市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今年一季度,該市新引進“新三樣”項目61個,實現營收超500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精準滴灌 讓“科創森林”枝繁葉茂
今年3月,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小核酸靈活工廠項目順利交付,目前正在進行調試,并接受客戶審廠驗證。
經過10年發展,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多個省級及以上創新研發平臺,并通過“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在基因合成、引物合成、抗體等生物技術關鍵領域參與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
“通用生物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鼎力支持。”該公司董事長雍金貴說,“滁州對企業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為企業研發創新提供了強大后盾?!?/p>
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區一角。新華網發(張志東 攝)
圍繞創新驅動發展主線,滁州市通過政策傾斜、機制“倒逼”、要素匯聚等舉措,在創新主體培育、加大研發投入等方面成效明顯。截至去年底,全市省級以上研發平臺總數突破300家。
針對科技企業“高成長”“高風險”“輕資產”的“兩高一輕”特點,滁州市還推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施政策。對研發投入強度高的企業,滁州市還按比例給予獎補,推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長。
良好環境是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滁州全力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建立“科技副總”“企業家綠卡”“一企一警”等幫扶機制,開設12345熱線“企業訴求1號鍵”話務端,創新開展“遍訪企業、助企紓困”“深入聯企、深度助企”系列幫扶活動,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今年1至4月,滁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技改投資同比增長82%、居全省第1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3戶,總數達2713戶,穩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