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合肥市蜀山區“科里科氣”科創驛站—科大站的無論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調試人形情感交互機器人。
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安徽省內唯一一家載人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的生產制造基地,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有序開展各型新能源飛行器的總裝、調試、試飛等工作。
宿州高新區的華瑞賽維(宿州)科技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在對全球僅3臺且亞洲唯一的全景虛擬導航衛星測試系統進行調試。
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
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合肥先進計算中心的技術人員在查看“巢湖明月”超級計算機運行狀況。
航拍的位于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
在合肥駱崗中央公園拍攝的安徽中科星馳自動駕駛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觀光巴士。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以前瞻性眼光超前布局未來產業。目前,安徽省正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與之相應的未來產業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在低碳能源領域,安徽省布局了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等多個大科學裝置,建立了能源研究院和國際應用超導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統籌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已經初步構建氫能“制—儲—運—加—用”產業鏈。
在通用智能領域,圍繞智能芯片、腦機交互、智能機器人等方向,安徽省獲批建設了全國唯一的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中科類腦等多家科技企業。
在空天信息領域,聚焦衛星研發和制造、運營和數據應用等環節,安徽省與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建深空探測實驗室,招引匯聚中電科三十八所、航天宏圖、中科星圖、銀河航天、九州云箭等一批領軍企業。
科大硅谷、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平臺,為科技體制創新、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提供了空間,促進了前沿研究成果加速產業化。聚焦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7+N”新領域新賽道,安徽省于近期啟動建設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到2027年,建設1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到2030年,累計建設3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