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民政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翟瞿,發布我市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4月,市民政局聯合市發改委等12個部門印發《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方案》,結合深化“困有所扶”集成改革,聚焦困難群眾所思所盼,分層分類救助幫扶困難群眾,明確了具體工作要求。
實施“弱有所保”,兜牢生活底線。推廣使用“社會救助服務二維碼”,引導基本生活困難的群眾自主申報、預警;創新推廣低保申報“快速通道”“綠色通道”,全面壓縮低保申辦時間;修訂《馬鞍山市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對特殊人員、家庭財產情況等認定標準予以放寬,共將6.6萬名城鄉基本生活困難群眾,納入低保、特困供養、孤兒保障等救助范圍。
實施“業有所就”,實現共同富裕。搭建“三公里”就業圈服務平臺,實施“就業援助月”專項行動、就業服務“春風行動”等,2024年1-4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55萬余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150余人,獲批認定省級“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62個。
實施“學有所助”,圓夢困境學子。開展困難家庭學生控輟保學工作,不讓一名適齡兒童輟學。2024年1-4月投入3000余萬元實施“獎、貸、助、補、勤、免”有機結合的城鄉學生資助政策,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學生全覆蓋,共惠及困難學生3萬余人次。
實施“病有所醫”,預防因病致貧。發揮基本醫保主體作用,增強大病保險減負功能,夯實醫療救助托底保障,提高報銷比例,2024年1-4月分別統籌支付9033萬余元、1200余萬元、3737萬余元,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實施“住有所居”,令居者有其屋。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城市困難家庭,通過實物配租或發放租賃補貼優先予以住房救助,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率達27.7%,2024年1-4月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05萬余元;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共改造88戶,184.9萬元。
實施“殘有所扶”,扶殘同時扶志。對困難殘疾人家庭實施生活用水、用氣等生活補貼,為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免費適配,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殘疾人創業就業扶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惠殘項目16項,共惠及城鄉殘疾人2.3萬人。
實施“老有所養”,安享幸福晚年。實施低收入養老服務補貼、家庭適老化改造、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平安智護”居家智能看護等保障,為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醫等服務,惠及困難老年人3.4萬人。
實施“善有所為”,匯聚多元力量。在全省率先設立社區(村)慈善基金,構建六位一體幫扶體系,對不符合政府救助或已享受政府救助后存在生活困難的家庭或人員給予幫扶,已設立基金318個、募集善款1420萬元,幫扶困難群眾2.74萬人次。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深化“困有所扶”集成改革,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等工作,持續推動困難群眾幫扶工作提質增效,著力培育具有馬鞍山地區特色的救助品牌。
記者 況安軒 通訊員 蔣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