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宣城5月27日消息(記者趙家慧)五月,是藍莓成熟的季節。安徽郎溪縣的丘陵地帶是漫山遍野的藍莓樹,樹上掛著一簇簇顆粒飽滿、紫中帶紅的果實。最近這半個月,郎溪各鄉鎮都在陸續開展采摘節,準備迎接四方游客前來共嘗“莓”好。
伍員山水農業公園藍莓基地(央廣網發 郎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郎溪縣以推動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為主題,深入挖掘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藍莓經濟,促進鄉村振興,全縣藍莓種植涉及凌笪、濤城、建平、鐘橋、飛鯉、畢橋、十字、姚村等8個鎮(街道)。2023年達到豐產期面積5270畝,總產2512噸,產值達10060萬元。
從高處看伍員山水農業公園藍莓基地,并不見常用于防鳥的黑色細網。在藍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偉華看來,如今已發展到2000畝的藍莓園完全可以“回饋自然”,為路過的鳥兒提供一些食物。
伍員山水農業公園坐落于凌笪鎮獨山村境內,與國家5A級旅游度假景區天目湖僅一山之隔。好山好水好藍莓,10年前,章偉華就是看中了這里的土壤和氣候,才會選定從這一大片荒山開始,打造了一片鄉野樂土。“10年間,我們從企業自身發展結合對市場的認識,認為公司+農戶的形式是比較符合現實情況的。現在,我們總共跟八十六戶農戶進行合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為了能讓藍莓成為整個村子的特色產業,從2019年開始,伍員山水農業公園根據農戶意愿,采取“反租倒包”模式,將近2000畝的藍莓林全部承包給農戶管理,公司提供種植管理技術,建了一個100噸規模的冷鮮庫,對承包戶的藍莓銷售落實兜底,實現了公司、農戶雙贏。
如今的農業公園里,有藍莓園、露營地、鄉村酒吧,一到周末和節假日,游客絡繹不絕。“馬上就是我們已經舉辦了8屆的藍莓文化旅游節。本屆藍莓節將覆蓋餐飲、民宿、研學活動、露營拓展、音樂節等豐富的活動形式和業態。”章偉華告訴記者。
老兵藍莓基地(央廣網記者 趙家慧攝)
同樣把藍莓種植和短途游結合在一起的,還有十字鎮的老兵藍莓基地。眼看藍莓到了成熟季,電商部負責人楊乾偉決定在網上試著賣采摘票,短短幾天時間,就賣出了1200多張。“我們的‘520’藍莓節從周日開始,結果‘520’當天中午就得關園。因為游客太多,開放的30畝藍莓園一天半的時間內,成熟的果子就都被采完了!”
吳興春是1999年退伍的老兵,2020年,他和幾個伙伴一起回到家鄉,經過對十字鎮土質、水源的考察,決定盤下因為種植不善而經營蕭條的藍莓園。從研究地栽藍莓,到今年投資了七八十萬建起大棚,開始嘗試大棚種植,吳興春吃到了藍莓的“甜頭”。“去年,公司毛利有200多萬。今年我們一共可以建好30畝大棚,嘗試產量高出一倍的新品種樹苗,預計明年春季就可以掛果。”
老兵藍莓基地采用大棚盆栽的方式種植(央廣網記者 趙家慧攝)
吳興春告訴記者,自己從零學起,一直積極外出學習種植技術,并不斷尋找和嘗試產量更高、口感更好、更加符合郎溪當地種植條件的品種,2022年更是建好了360平的冷庫,如今,老兵藍莓基地的果子完全不愁賣,來自長三角各地的水果商販主動找上門,合作持久且穩定。“我們采用合作的形式,代加工出了藍莓酒、果脯、果汁等深加工產品,并擁有了自己的品牌‘汭溪’。”
在十字鎮施吳村,“5G藍莓”基地的負責人梅儀和也在種植技術上走在了前列。基地里,一排排藍莓大棚很是壯觀。不同于以往的地栽,基地內的藍莓采用盆栽的方式種植。梅儀和介紹道,整個大棚配備了智能化的滴灌、噴灌系統和溫度、濕度控制系統,通過精準調控,確保每一棵藍莓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養分。“目前,我們基地已有50多個大棚、4.7萬盆藍莓,以4個優質品種為主。”梅儀和說,“經過10個月的精心培育,‘5G’藍莓比普通藍莓至少提前一個多月上市。現在,大果價格每斤200元、普通果子每斤150元,深受長三角消費者的青睞。”
作為安徽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地區,郎溪縣十字鎮積極推動農村互聯網建設,目前全鎮“5G”網絡信號全覆蓋,為數字化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畢橋鎮施宏村,藍莓基地負責人黃幸福也是第一年嘗試大棚種植。“大棚藍莓的成熟期比露天藍莓提前了整整四十天,這不僅避免了花期霜凍、采果期遇雨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還使藍莓的口感更加鮮美,產量也大幅提升,當前的市場價格高達每斤60元。”
施宏村的大棚藍莓種植基地到村項目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項目,基地總投資45萬元,采用“政府+基地+農戶”經營方式,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3.6萬元收入。“我們將通過對藍莓基地的整體規劃,修繕道路、停車場,創立當地藍莓品牌,發展藍莓種植、銷售、觀光于一體的綜合化產業,讓更多的村民受益。”施宏村黨總支書記林蕾蕾表示。
近年來,畢橋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讓群眾增收致富,藍莓種植成為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在鎮村兩級支持下,藍莓種植基地總面積800多畝,產值近1600萬元。
如今在郎溪縣,藍莓產業儼然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小小藍莓果還在不斷地開啟著一段段的“新征程”。
郎溪縣農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宏兵告訴記者,通過科學的種植管理和技術指導,今年藍莓的產量和品質都有了顯著提升,2024年,郎溪縣豐產期藍莓面積近6000畝,預計總產值1.2億元。“下一步我們還要不斷做強藍莓產業鏈,通過‘旅游+’和藍莓深加工等模式,提高藍莓的附加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