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單位是城市軟實力推進的“干細胞”,對塑造城市形象、擦亮文明基底意義重大。培育“文明細胞”,才能健壯“文明肌體”。越來越多的社會主體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內化為“基因”,將有助于形成具有城市標識度的文明風尚。
近年來,我市以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核心,持續深化文明單位等文明細胞創建,廣泛開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培育典型,以點帶面促進文明創建工作整體提升、遍地開花,不斷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社會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質顯著提升。
根據《馬鞍山市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全域文明創建實施方案》,我市將廣泛深入開展單位文明創建活動,不斷豐富內涵、形式日趨多樣、逐步拓展領域,讓干部職工自覺踐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
具體而言,我市將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突出培育單位文化、涵養職業精神、建設書香單位、加強職工心理健康建設等思想道德建設內容,加強學習型單位、學習型班組、學習型員工建設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堅持開展人文關懷和文體活動,加強崗位培訓和職業教育,激發干部職工創新創造活力。
為此,我市將積極組織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向奮斗者致敬”“巾幗心向黨·奮進新時代”等主題宣傳教育。持續開展時代楷模、道德模范、勞動模范、自強模范、最美奮斗者、大國工匠等先進典型選樹和學習宣傳活動,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
我市將持續加強文明優質服務供給。突出抓好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服務單位文明創建,圍繞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創新服務理念、健全服務規范、細化服務標準,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文明執法,有效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及“冷、硬、拖、卡”等突出問題。開展最美政務大廳、文明窗口、服務品牌、服務明星等爭創活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不斷提升文明優質服務水平。
我市將引導文明單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文明單位創建的重要任務,組織文明單位與村(社區)結對共建,定期到結對村(社區)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文化文藝等文明實踐活動。推動各級文明單位發揮自身優勢和行業特長,常態化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參與所在地的文明創建、社區共建共治、重大賽會服務、軍民共建等重點工作。.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黃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