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打開微信朋友圈,經常會被馬鞍山的美麗“大片”刷屏。確實,行車步行一路坦途,轉角遇見繁花似錦,老舊小區美麗蝶變,品質新城拔地而起……如今的馬鞍山,高質量發展的脈搏強勁跳動,高品質城市建設正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廣大群眾“近悅遠來”。
安居夢,圓了!
日前,花山區秀山花園小區四期項目65套安置房被分給了霍里街道霍里村安置戶,從“平房”到“樓房”,他們的新家有著落了。
同一時間,八旬居民徐先發漫步在塘岔樓小區,道路平整、綠意蔥蘢,停車位、便民充電區、垃圾分類點等規范分布,護欄、扶手、無障礙設施等隨處可見,從“老大難”到“城中景”,老小區變樣了。
安居樂業,居為先。我市聚焦群眾最急、最憂、最盼,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大力實施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老房加梯等項目。現如今,搬離破舊擁擠的棚戶區,遷入舒適宜居的居民樓,一搬一遷中數萬居民安居夢圓;由基礎型向提升型、完善型跨越,十一年間,我市累計改造479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超24萬戶。
住有優居,新的故事仍在上演。經過體檢評估、試點推進、改造提升,一個完整的“5分鐘便民生活圈”在珍珠園社區初見雛形,完整社區建設已在我市大步向前。
幸福城,美了!
奮進的腳步總是值得回顧和梳理:
5月1日,花山路(湖東路-湖北路)經過改造提升,正式開放通車,一條城市的交通要道迎來新生;
5月7日,慈湖站-湖北路站區間CH001-CH005(4×36m)無砟軌道預應力混凝土道岔連續梁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寧馬城際鐵路取得新進展……
城市內外,或改造提升,或延伸貫通,一個又一個交通“堵點”被打通,我市路網建設加速“成環成網”,城市“骨架”漸次拉開。
“織線”成網,綠意點綴。城市中央,佳山公園北側次入口處的公園路游園建成開放,與環山步道相串聯,移步異景、可游可憩,湖東路佳山沿線口袋公園提升改造也已開啟;湖底清淤、活水循環、道路改造、建筑出新等,城市“明珠”雨山湖也在今年開始變樣……
溫度與精度并存,質感與美感兼顧。我市堅持統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海綿城市建設、市政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口袋公園建設、水環境治理等,城市“里子”“面子”同步更新,城市建設、管理提質增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陽湖塘,變了!
城市之南,從曾經的“陽湖塘”到如今的“陽湖片區”,名稱之變的背后,是“城”勢而上的無限前景。
當下,網狀道路相繼竣工,立體路網縱橫交錯,棟棟高樓拔地而起;陽湖公園建設已步入尾聲,陽湖小學項目將在今年7月底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陽湖片區開發建設如火如荼,一個綠色生態宜居的精品示范片區正在加速崛起。
新城崛起,蓄勢待發。近年來,我市堅持規劃引領、公共服務先行,高效有序推進城市開發建設。一個個基礎設施項目接連開工,拉動重點片區快速“拔節”。
一路走來,從金字塘、雨山湖區域,到秀山、陽湖片區,再到未來的高鐵新城,不斷做大做強的中心城區,正為城市能級提升提供堅實支撐。
以綠為底,向美而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正踏步而來。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高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