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文化中國行 > 正文

    一園一景 “國字號”公園賦彩美好生活

    2024-04-22 11:24:52 來源:安徽日報

    “玉”見文明,“稻”達未來。這是第五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首屆凌家灘文化藝術周的主題,題眼是“玉”與“稻”。

    玉器是中華文明的承載物和寄托物,稻作農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歷萬余年成長和發展,為中華文明的誕生創造了物質基礎。探訪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就是探尋中華璀璨文明。

    4月18日,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熱鬧非凡。特色博覽會、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形象片展映、長三角滬蘇浙皖“乘高鐵尋文脈”研學線路發布、“何以文明”凌家灘數字藝術展發布等系列活動陸續開展。凌家灘考古研學小鎮同期“開街”,含弓戲、黃梅戲表演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表演活動精彩呈現。全國13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及文物保護管理方面的機構、企業、文博單位齊聚凌家灘。

    我國以公園的形式保護遺址、將歷史文物保護融入城市建設,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的洛陽王城公園和西安興慶宮公園,但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遺址公園建設是在2006年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中,提出“建設大遺址保護展示示范園區”,明確了“初步建成和完善大明宮、秦始皇陵、陽陵、偃師商城、洛南里坊區等10—15處遺址公園”,拉開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序幕。

    大遺址保護與傳承如何推進,如何理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高質量發展?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行字中,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國家’二字,這是中國在‘考古遺址公園’這一模式上的突出探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陳同濱說。她認為,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中,一定要關注我們每一個遺址在中華文明標識體系中的地位和它所需要見證的內容。所以遺址公園聯盟,最終應該朝著構建“何以文明,何以中國”這樣一個目標去努力。“是一種中國探索,也是一次中國實踐。”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產專委會主任委員孫英民同樣這樣概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正在日益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載體。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的示范作用日趨顯著。本次活動上,國家文物局發布了《2023年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營報告》,說明了這一趨勢。

    報告顯示,2023年,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文物保護、考古科研、運營管理、社會宣傳與服務等方面工作快速恢復、總體提升,文物保護工程和公園建設工程有序實施,考古遺址博物館、考古工作站及庫房、智慧管理和數字化展示建設加速推進,學術活動、社會活動的組織和參與量再創新高,社會影響和國際交流日益擴大,考古研學、文創開發成為熱點,社會公眾回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和公園自身造血能力大幅提升。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遺址管理處處長錢春峰介紹,近年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55家掛牌、80家立項,初具規模。區域分布上,河南省、陜西省遙遙領先;陵墓遺址中,帝王陵寢較多;手工業遺址中,港口碼頭、造紙冶礦等遺址類型較少或空缺;遺產線路、遺址片區公園建設模式仍然在探討中。錢春峰表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大型古遺址保護利用融入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融入現代生活,讓歷史文化與現代化建設交相輝映,兼顧了文物安全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是實現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要模式和載體。

    《2023年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營報告》還顯示,全國55家公園2023年接待游客總量超6700萬人次,同比增長135%,顯示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旅熱度不斷攀升,已成為文旅新熱點。

    隋唐洛陽城、大明宮、殷墟等成為旅游城市的歷史文化新空間,安吉古城、屈家嶺、統萬城等偏僻鄉村成為文化熱土。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石峁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建成開放,建有考古遺址博物館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達到47家。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園主墓保護展示、墓園環境整治、保護性設施建設等核心工程全部竣工。彰顯遺址文化內涵與考古特色的活動成為主流。“金沙、良渚、凌家灘、漢代海昏侯國等公園表現優異,金沙、凌家灘社會活動組織次數首次超過500項。”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李黎說。

    “同時,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階段的共性問題依然存在,應持續關注公園發展不均衡、文博專業人才匱乏、人員結構比例失衡、考古成果轉化創造力不足、展示與運營模式單一等問題。”李黎表示,應在“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指導下,繼續堅持“一園一策”基本原則,加強考古支撐和科技創新,引導社會資源助力公園創建與運營,持續進行文化輸出和內容創新,提升價值闡釋和公共服務水平,推動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服務保障民生更好結合,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

    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體系建設基本完成,我國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水平顯著提升。當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以多樣化的保護利用成果,主動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次活動中,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農文旅交融的建設發展新模式帶來的初步成果引起共鳴。“何以凌家灘?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要繼續把這個品牌擦亮。”陳同濱說。

    [編輯: 趙文靜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 免费二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福利| 女人扒下裤让男人桶到爽| 多男同时插一个女人8p|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真实交换多p免视频| 国产免费怕怕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a级大片免费观看|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麻豆波多野结衣| xxxx69hd老师| 8090韩国理伦片在线天堂|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欧美成人18性| 欧美高大丰满freesex|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 在线a免费观看最新网站|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中国老熟妇xxxxx|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拍摄直播play文h| 性xxxxfreexxxxx国产|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