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倉庫
寶武特冶(馬鞍山)高金科技有限公司集控中心
寶武馬鋼特鋼公司高速線材智能庫控制中心
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雨山經濟開發區“三中心”航拍圖(資料圖)
從“企業上云”到“數字賦能”,看雨山區如何——
給制造業加朵智慧“云”
文圖/記者 張令琪 劉明培 洪錦帆
通訊員 張文靜
從現場操作到現場監控,幾十年工齡的老師傅借助幾臺電腦顯示屏便可以“運籌帷幄”;憑借數字孿生、視覺捕捉,工業企業也可以“觸網登云”“智改數轉”……乘“云”直上,加“數”前行,雨山區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愈發清晰。
近年來,雨山區依托制造業發展基礎,圍繞園區智能裝備制造和功能性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全面統籌、重點發力,通過提升數字產業發展能級、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推進園區數字化改造和提升,著力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打造新集群,闖出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拓展“云”空間:“數實融合”助力制造業加速發展
生產一爐鋼消耗了多少合金?用了多少電,多少氬氣、氮氣、天然氣?生產這爐鋼是賺了還是虧了?……在過去,得到這樣一組數據可能需要將這批鋼銷售出去,經過核算后才能得知。如今,在寶武特冶(馬鞍山)高金科技有限公司的集控系統里,一爐鋼生產的全過程數據都能及時記錄,成本核算一目了然,煉鋼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寶武特冶特種冶金材料馬鞍山基地項目從建設之初便按照集控方式進行設計,全流程數字化,讓主控人員可以遠離現場,在主操室內通過MES系統就能完成煉鋼的全過程。”寶武特冶(馬鞍山)高金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蔣榮介紹,馬鞍山基地與寶武特冶寶山基地雙基地運行,產線互補、協同發展,承擔著寶武特冶踐行國家使命、服務地方發展、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布局新興高端市場的責任和擔當,“智改數轉”勢在必行。
蔣榮介紹,集控系統中的檢化驗系統可以實現爐前快速檢驗,確保煉鋼全流程安全可控,決策系統和銷售系統可以將生產數據轉化為企業決策數據,便于有效調控生產進度,使得企業可以高效運轉。
以創新帶動轉型,以“智”造引領制造,在雨山區,追趕數字化浪潮的企業越來越多。
位于雨山經開區的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專注于耐火材料生產研發的傳統企業,自從其上馬“透明工廠2.0”系統后,利用數字孿生、大數據可視化、AI數據應用分析及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企業生產過程數據、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數據等實現全面透明化,生產效率大大提升。“透明工廠2.0”系統圍繞生產經營過程中的1400多個指標進行優化和改善,繼而推動企業不斷提升績效管理,創造效益。
為企業拓展“云”空間一直是雨山區強化產業培育、提升發展能級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雨山區持續聚焦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關鍵技術攻關等重點工作,加強人工智能產業培育,成功培育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1個、工信部智能制造優秀場景1個、省級數字化車間10個、省級大數據企業6家,為園區數字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手記
向“新”而行 向“質”圖強
一塊耐火磚,一個身份編碼實現全生命周期數據的透明可追溯;一臺無人天車,讓原來一個班次需要十幾個人完成的工作現在僅需兩名員工即可運轉;一套MES系統,就能高質高效地完成一爐鋼的全流程冶煉……一連幾日蹲點雨山區,“透明工廠”、無人天車等“黑科技”,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令記者“眼花繚亂”。數字“加持”下,傳統產業“發新枝”,新興產業“生強枝”。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在這里,雙向奔赴、深度融合。
產品“能聽會說”,企業“觸網登云”的背后,是雨山區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性抓手,推動智改、數轉、網聯三箭齊發,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產業轉型方面,雨山區通過智能制造線下診斷,提供“智改數轉”方案,鼓勵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力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改造全覆蓋。
園區建設方面,雨山區著力打造“互聯網+”智慧園區,為企業發展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務。
招商引資方面,雨山區今年一季度集中簽約8個項目,絕大多數涉及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領域。
采訪中,記者還深切感受到,在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數”賦能上,雨山區還善于“借力”,如引進寶信等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指導企業從資源上云逐步向管理上云、業務上云、數據上云升級。
升級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在萬物皆可“云”的今天,雨山區向“新”而行、向“質”圖強,不斷開創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激活“數”動力:推動工業企業“觸網登云”
在工業互聯網帶動下,企業上“云”用“數”步伐加快,推動工業企業“觸網登云”很重要,越早實現數字化轉型,就能越早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高效運轉。
寶信軟件是一家被稱為“數實融合加速器”的數字化公司。作為寶信軟件控股子公司,寶信軟件(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寶信”)一直致力于以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及云計算平臺為核心,為客戶提供冶金行業解決方案、機器人4S服務、一體化智慧運維、智慧軟件服務、信息安全等保測評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化服務,產品與服務涵蓋冶金、醫療、電子政務、衛生、交通、公安、水利等多個行業。圍繞智能制造核心技術,安徽寶信重點聚焦“透明工廠”、工業機器人、智能庫、數學模型等方面開展研發攻關,集中力量攻克了許多“卡脖子”難題,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過程深度融合,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加速轉型升級。
“只有讓工業企業都‘觸網登云’,才能讓他們有創新發展空間。”雨山經開區經發局局長馮曼曼介紹,雨山區一直加速推進園區工業企業數智化轉型,大力實施智能制造診斷,提供“智改數轉”方案,鼓勵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力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改造全覆蓋;全面推廣寶信軟件能源管理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特色示范場景,豐富主導產業智能制造場景典型示范樣板,以期形成以點帶面融合發展的格局。
從雨山區今年一季度集中簽約的8個項目中不難發現,絕大多數項目涉及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領域,這也是該區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見證。
“我們正柔性引進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推動工業企業‘觸網登云’‘智改數轉’,推進小微企業拓展云計算初步應用、大中型企業逐步實現云計算深度應用,指導企業從資源上云逐步向管理上云、業務上云、數據上云升級。”馮曼曼說,目前,園區擁有省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等30個,2023年,雨山經開區44家重點企業完成智能制造線下診斷,已完成注冊認證125家企業,完成用券額近80萬元。
萬物皆可“云”:打造“互聯網+”智慧園區
如果說企業“觸網登云”能催動產業向智造蛻變,那么雨山區打造智慧園區便能讓園區管理更加智慧化,為企業發展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務。
馬鞍山寶宬冶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雨山經開區深馬華東工業科技產業園的生產型高新技術企業,其在高爐自動化系統集成、軟件技術開發及智能制造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等方面頗有心得。招引這樣的智能制造企業入園,也是深馬華東工業科技產業園戰略布局的一個方面。
“產業園一期二期一共21棟廠房,目前已入駐企業30家,我們在招商的時候以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對入駐企業有產值稅收、安全環保的硬性要求,引進寶宬冶金正是看中了它能將基礎自動化延伸至工業物聯網,對產業鏈補鏈強鏈有一定作用。”深馬華東工業科技產業園運營經理魏開陽介紹,圍繞入園企業,產業園做好相關配套與服務,力爭2025年底,實現產業園內50%-60%的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這一目標。
“為了推進園區數字化改造和提升,我們正在打造雨山區為企服務中心、雨山區人才服務中心和雨山經濟開發區黨群服務中心三位一體的智慧化園區。”雨山經開區黨工委委員、黨政辦主任高瑞說,通過創新打造“雨企會客廳”“雨企同行”等服務品牌,雨山經開區將依托省級羚羊平臺、惠企通等平臺,提供信息共享服務,賦能中小微企業,跨越“數字鴻溝”,滿足轉型需求。
“今年,圍繞持續打造‘1+3+N’產業集群升級版,雨山區將繼續培育數字經濟創新企業,支持小視·人工智能谷圍繞人工智能和數字通信、深馬華東產業園圍繞電子信息和智能制造、富馬智聯科技園圍繞電商和網絡直播建設各具特色的數字化園區。”馮曼曼表示,雨山經開區將以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主攻方向,促進特色數字產業集群化發展,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的新高地;圍繞電子商務、科技研發、智慧物流等拓展數字技術應用賦能,全面推進“互聯網+”場景下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打造智慧服務平臺等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服務場景,最終實現體系完整、功能完善、產業聯動的數字雨山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