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的詞條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討論,自己的手機號綁定的軟件太多,如果解綁不到位,會因為賬號注銷而產生許多問題。有網友說,自己因為怕麻煩和遺漏不敢換賬號。有網友則表示自己曾遇到,更換新賬號需要舊賬號收驗證碼的情況。
據悉,該話題來源于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民警“徐督督”在社交媒體發布的一條視頻?!靶於蕉健痹谝曨l中表示:“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隨手注銷的手機號很可能造成財產損失,要將相關綁定此手機號的軟件統統解綁,銀行預留的手機號也一定要修改,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有益的提醒。這是因為,手機號和身份證一樣,是每個人的專屬 ID,里面綁定了太多個人相關信息,包括銀行卡和支付寶、微信等軟件。如果你只是注銷手機號,而不將相關綁定信息盡快解除,以及修改銀行卡預留的手機號,你注銷的手機號過段時間被運營商重新投入市場銷售后,他人就可能利用接收到的手機驗證碼,登錄你的支付寶、微信等軟件甚至網銀賬號,后果不堪設想。
有網友表示,自己沒有辦理過某銀行的銀行卡,但使用的新號碼一直收到某人還房貸的信息。還有網友稱,能收到前號主存錢的銀行送的生日祝福。據報道,曾有人更換手機號后,網絡賬戶中的錢被別人轉走;有人更換手機號導致社交賬號被盜,騙子在好友圈以原號碼主人名義到處“借錢”……幾年前公安部門已發布提醒:在注銷手機號碼時,務必解除各種綁定的賬戶,以保證個人信息安全;已經注銷但未解除綁定的,應盡快解除。
如今,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回應,也證實了“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的說法。用戶注銷后的手機號碼,確實可能被重新投放進“號碼池”,但被投放時間無法確定。如果手機號注銷后未解綁微信等軟件,的確存在號碼新主人用手機號登錄原主人賬號的可能,建議用戶銷號后,三個月內為自己使用的軟件綁定新的電話號碼。如果不明原因收到自己目前未使用的App、銀行發來的短信,請提高警惕,及時聯系相關企業、銀行等查詢個人信息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個人信息泄露愈發嚴重,騙子的騙術不斷升級,而用戶對個人相關信息的管理卻有所忽視。“注銷手機號等于出賣自己”,再次提醒我們注銷手機號時,一定要解綁自己的賬戶、銀行卡。比如,可通過政務微信號“工信微報”和“工信部反詐專班”“中國信通院”微信公眾號,以及支付寶“一證通查”小程序等方式,實現“一證通查”快速解綁。
通信運營商、相關網絡平臺和監管執法部門也要積極履職盡責,對用戶更換、注銷手機號及時做好相關提醒,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與技術監測工作,對惡意盜取社交賬號、利用原號碼主人名義行騙等不法分子,要及早發現、依法介入調查并予以從嚴懲戒。只有讓不法者付出應有的違法代價,才能促其收斂收手,進而確保公眾手機號安全。(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