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我市正式印發《關于開展綠美馬鞍山行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扎實開展綠美馬鞍山行動,加快建設山水秀美的生態強市,實現更高水平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7年,全市林地面積總量不減少,森林覆蓋率不低于16.68%,綠美馬鞍山生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濕地保護率達57%以上,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顯著提升;水網、路網沿線應綠盡綠,城鄉綠美環境顯著優化,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7.9%以上,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于90%,林業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林業碳匯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35年,全市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結構更加優化,功能更加完善,生態治理效能顯著提高。
根據《實施方案》,我市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為民、共建共享,規劃引領、分類推進,科學綠化、示范引領,聯動協同、形成合力,在“綠”上做文章,在“美”上下功夫,全力建設“高質量”“高顏值”“高品質”“高價值”綠美馬鞍山。《實施方案》還進一步細化了11項重點任務:實施綠美長江生態廊道行動。結合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新一輪提升工程,深入開展長江岸線“綠化、彩化、美化”專項行動。到2027年,森林質量提升10萬畝,打造長江文化生態精品旅游線路5條。實施綠美森林提升行動。聯合省際毗鄰區打造長三角生態屏障,到2027年,爭創省級示范國有林場2個,新增綠色礦山3家,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14個,修復面積0.28萬畝。實施綠美河湖行動。嚴格落實“四長聯動”機制,構建林水相依、河清岸綠的水系生態體系。到2027年,全市建設幸福河湖34條(個),打造小微濕地示范點15個。實施綠美村莊行動。結合“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開展“百村栽萬樹、林果進庭院”活動。到2027年,全市計劃打造綠美示范村莊30個以上,和美鄉村省級中心村總數達到300個,打造綠美古樹村莊10個。實施綠美鄉鎮行動。依托交通區位、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田園風光等資源優勢,到2027年,打造綠美示范鄉鎮12個,鞏固和提升省級森林城鎮25個左右。實施綠美城市行動。優化城市綠化空間布局,努力實現城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目標。到2027年,全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新建“口袋公園”90個、城市綠道72公里。實施綠美通道行動。堅持“路景交融”思路,打造最美窗口門戶。到2027年,全市鐵路和高速公路及普通國道省道干線公路可綠化路段綠化率達90%以上。實施綠美校園行動。結合創建“綠色學校”,開展課堂教學、參觀體驗、實踐實訓等生態文明教育。到2027年,全市85%的學校達到綠美校園建設要求。實施綠色產業發展行動。大力推進長三角林產品供應基地建設,加快林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到2027年,計劃新增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爭創省級森林康養基地5處,新增省級特色林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3個,全市林業產值突破100億元。實施綠美景區行動。加快高品質旅游強市建設,一體推進“生態旅游+文化體育”融合發展。到2027年,創建4A級旅游景區3家,培育省級旅游度假區3家,新建古樹公園5個。實施綠美園區行動。全力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逐步做到綠樹成蔭不見土,努力打造全省經濟發展與綠色生態工業園區的典范。
為扎實開展綠美馬鞍山行動,《實施方案》還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保障措施,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扶持,深化改革創新,注重宣傳引導,精準提升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質量,建設生態優、城鄉美的綠美人居環境,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馬鞍山樣板。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甘嬋嬋 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