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超發電機組見成效
中冶華天助力冷鋼綠色發展
記者 吳衡 通訊員 丁峰 郭世星
“我們和中冶華天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2006年冷鋼煉鋼項目就是由中冶華天設計的,雙超發電機組項目可以說是雙方‘再續前緣’,這次合作果然又是和諧雙贏。”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張舜華笑著說。
3月28日,湖南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動力廠一棟老廠房內“別有洞天”,一臺嶄新的40MW(兆瓦)超高溫超高壓煤氣發電機組正在全力運轉,老廠房與新設備形成了鮮明對比,恰恰印證著鋼鐵企業推動新舊能源轉換、實現“極致能效”目標的有力行動。
“節能減排是未來鋼鐵企業的工作重心,而煤氣增效發電技術就是我們提高自發電水平和降低全廠綜合能耗的重要抓手。”張舜華帶著記者來到廠房內部,指著前方嶄新的發電機組介紹,針對當前富余煤氣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現狀,冷鋼想要在原有兩臺12MW中溫中壓的煤氣發電機組原址上,新建兩臺40MW雙超發電機組(目前建成一臺),以此來提升全廠綜合能效水平。
從12MW到40MW,這可不是簡單的數字變化。
據了解,這臺40MW雙超發電機組投產后,可在高爐煤氣壓力、熱值穩定可靠的情況下,做到3立方米煤氣發1度電,發電效率提升了近60%,年發電量比以前增加1.1億度,創造直接經濟收益約7000萬元,全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9.4萬噸。
“歷經八個月緊鑼密鼓地建設,我們總承包的冷鋼煤氣發電項目終于在2月6日完成了試運行。”在現場還未拆除的簡易項目部里,中冶華天工程有限公司冷鋼項目經理李浩介紹道。“雖然雙方有多年的合作基礎,但最開始業主方對于改造后可以實現‘3立方米煤氣發1度電’的效果還是將信將疑。當時,我們直接與冷鋼業主一同前往柳鋼中金、鞍山寶德兩個均由中冶華天總承包并已建成投產的同類項目現場考察,答疑解惑,驗證方案可行性,用事實說話,這才打消了冷鋼的疑慮。”
去年6月,總包項目部剛進駐施工現場,頭一個遇到的難題就是必須“螺螄殼里做道場”。原來,冷鋼動力廠位于冷水江老城區中心,居民區與廠區僅一墻之隔,施工場地極為狹小,而新建的40MW機組,是在拆除原有的一臺12MW老舊機組原址上建設,且不擴建、不新征土地,施工難度極大。
“吊裝是個大問題。當時地面框架已經搭建起來,有些設備重達幾十噸,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我們需要將設備傾斜一定角度,斜著放入框架內完成吊裝,每一步都需要經過精密的計算。”李浩告訴記者。
項目建設過程中,全體項目部管理人員都任勞任怨,全身心投入。在中冶華天項目部與冷鋼的緊密配合下,該項目一路攻堅克難,克服了汽輪機供貨周期長、施工階段設計重大變更、施工場地受限、鍋爐省煤器臨時更換等多種困難,歷經八個月,不負期待,按時按效完成交付運行。
“新機組目前一直運行平穩,已實現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發電,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為冷鋼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供了強力支撐,非常感謝中冶華天的技術支持。”張舜華表示,以此項目為基礎,冷鋼將繼續走好鋼鐵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