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天眼”+AI算法 360度無死角巡查
科技助力 筑牢森林防火墻
文圖/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張振宇
“進入林區,嚴禁一切野外用火。”清明節前夕,走進馬鞍山市林場各個工區,隨處都能聽見護林防火的智能語音播報。為預防和有效控制森林火情發生,馬鞍山鐵塔聯合林業部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鐵塔+AI算法”,在市林場搭建了全市最大的森林防火預警系統,筑牢清明期間森林防火安全防線。
4月2日下午,在市林場辦公區記者看到,一塊電子顯示屏正實時播放林場各個工區監測畫面,大屏上寫著“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
“屏上顯示的就是小九華、荷包山、阡馬山等重點區域高空高清攝像頭拍攝的畫面,攝像頭安裝在鐵塔公司高塔上,可實現24小時、360度全域巡航監測。”市林場場長助理蘇暢介紹,眼下正是森林防火期,壓力大、任務重,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上線后,實時監測火情,實現森林火情早知道、早預警、早撲滅。
據介紹,市林場共設置了10個鐵塔高空天眼,25處低點監控,一旦發現火情,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自動發出警報。“警報響起的同時,平臺也會自動發信息給林場工區負責人、第三方管護公司負責人等,后者通知護林員第一時間到達火情點。”蘇暢介紹道。
阡馬山是市林場中的一個山場,過去預防火情,靠的是人工。即使所有護林員一整天都在山上,也依然很難做到火情早發現、早處置。“現在人防和技防結合起來,一旦出現疑似火情,我們能精準定位到火情點,護林員3分鐘就能到達現場。”市林場第三方管護公司阡馬工區負責人王玉斌說道。
馬鞍山鐵塔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鐵塔公司利用林區及周邊通信鐵塔高空資源,在林場重點區域布設了高空高清攝像頭、紅外傳感設備、雷達等,并在數十條步道沿途設置防火宣傳音響,配備紅外感應模塊,打造森林防火預警系統。
此外,系統還打破了數據“孤島”,整合新建現有視頻監控系統、音頻發布系統、紅外預警系統,多系統數據共享、系統融合及統一管理對林區森林資源進行全方位動態監測。
據了解,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自正式運行以來,已觸發有效告警46次,助力火情及時處置,有效減少了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