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秀山湖東側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街坊城市設計通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委員會第46次主任會議審議。這標志著我市正在打造又一高品質生活區。
秀山湖片區位于馬鞍山市中心城區東部,周邊山水環抱,是主城區東拓發展的重要核心區域。片區規劃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系統梳理自然山水格局、路網框架、用地空間結構、公共服務體系,對重要節點、重要界面開展精細化設計,充分發揮區位及山水本底優勢,聚力高標準打造高品質生活區。
亮點一:優化空間結構
本次規劃設計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導向,著力打造“一環、一軸、兩廊、一核、兩節點”空間體系,構建1個15分鐘生活圈和2個5-10分鐘生活圈,優化用地布局,以公共服務和環境品質提升引領片區高質量發展。
亮點二:完善公共服務配套
保障生活圈配套需求,細化、優化配建標準,落實集約節約用地原則,銜接教育、養老專項規劃,統籌城市公共交通、停車設施、環衛等多個專項規劃,配套完善商業、小學、幼兒園、公交、停車、環衛各類公共服務及市政設施,以鄰里中心、市政綜合體形式集中布局。
在教育方面,片區內規劃1處高中、2處小學、5處幼兒園。校園設計充分考慮接送要求,充分挖掘運動場地共享潛力,將小學操場結合片區綠帶布置,共同構成空間共享的開敞界面。
在社區服務方面,在富春江路和東孟路交叉口規劃打造功能復合、多元活力的社區服務核心,功能涵蓋養老、幼托、市政等多個方面,滿足社區服務和市民公共活動的需求,未來將成為片區活力核心。
在商業服務方面,沿富春江路規劃打造商業街區,串聯秀山湖和社區服務核心,精細化設計,塑造可行、可望、可游的高品質商業界面,提升片區“煙火氣”。在人民醫院西側安排商業用地,為市民就醫就近提供便利商業服務。
亮點三:構建慢行系統
片區內充分預留口袋公園建設空間,通過三級慢行綠道,串聯濱水綠地、市民公園、街頭綠地等開放場地,增綠補綠連綠,在“大山水”自然環境中打造優質“小游園”,構建親自然、多尺度、高品質的城市漫步空間。
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彭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