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響鼓催征。
2月19日,全市數字賦能制造業暨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打響了龍年奮進奔跑的發令槍,發出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動員令。
項目集聚、企業云集,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我市各園區的廣大黨員干部和企業界人士紛紛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大會精神,鼓足“起步就要奔跑、開局就要爭先”的干勁,把發展的“油門”轟起來,迅速掀起實干快干新熱潮,奮力奪取“開門紅”、實現“全年勝”。
爭分奪秒真抓實干 發展熱潮奔涌
“全市‘新春第一會’,吹響了開局起勢的‘沖鋒號’。我們將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姿態和干勁,自加壓力、狠抓落實、確保成效,全力拼搶‘開門紅’‘全年紅’?!贝群咝聟^科技創新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張而弛表示,慈湖高新區堅持把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牽引性抓手,圍繞“高”“新”做足文章,持續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不斷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與產業數字化實現“雙向奔赴”,力爭在經濟總量、招大引強、創新能級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奮力推動各項工作爭先進位,全力開創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速實現“百億產業、千億園區”目標。
營商環境是生產力、競爭力,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抓手。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營商環境建設,以一流營商環境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馬鞍山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一級主任科員孫紅表示,將積極學習借鑒發達地區先進經驗,進一步落實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舉措、為企辦實事服務清單、復制推廣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點舉措,以創新思維和改革舉措持續創建一流營商環境;著力提升為企服務精準性實效性,暢通營商環境體驗官建言渠道,深化為企服務集成改革,健全企業訴求“掛號制”,切實把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等各項工作做到位;以數字賦能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以“是否有利于行政相對人辦事、是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為導向,在場景創新上求突破,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不斷提升企業群眾辦事滿意度和便利度。
“全市‘新春第一會’聚焦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充分彰顯了市委、市政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心和信心,為我們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鄭蒲港新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魯晨晨說,今年,新區將實施“民聲企映”行動,以企業群眾反映訴求為導向,以創新服務舉措為抓手,以提升工作效能為目標,以辦理“民聲呼應”“企聲響應”事項為突破口,更好更快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新區還將制定出臺全渠道歸集訴求、全事項分流交辦、全閉環處置辦理、全過程跟蹤反饋等工作機制,確保企業和群眾反映的每一個訴求都得到重視、都有人落實、都及時反饋。
堅定信心拼搏進取 奮力做大做強
全力服務企業、培育企業、做強企業,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全市“新春第一會”釋放出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讓廣大企業家備受鼓舞、倍增干勁,紛紛表示要加快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馬鞍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得益于馬鞍山優越的營商環境,項目一期跑出了‘當年簽約、當年動工、當年投產’的‘正奇速度’,更堅定了我們在此深耕的信心。我們將積極響應‘新春第一會’號召,一刻不停加快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為馬鞍山經開區乃至全市發展貢獻更多‘正奇力量’。”正奇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袁藝琴表示,公司將加快產能釋放,向著全線投產達產的目標奮力沖刺,力爭2024年實現產值20億元;深化科技創新,堅持“技術創新、以質取勝”,加快研發和生產高效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品,確保產品性能和質量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強化數智賦能,打造數字化“企業大腦”,全力推動生產經營提質增效,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持續擴大市場占有率,在新能源新賽道上向著“能源技術革命的引領者”目標勇毅前行,努力打造馬鞍山新能源產業的一張亮麗新名片。
“2023年,在慈湖高新區管委會和馬鞍山市直相關部門的鼎力相助下,我們完成銷售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16%以上,圓滿實現了生產銷售目標?!边~特諾(馬鞍山)特種電纜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芃說,推動數字化轉型,企業一直在行動,僅去年一年包括實施數字化改造在內的各項研發投入就超1000萬元,不斷提高了自身產品質量與交付能力,目前企業所生產的軌道交通車輛用特種電纜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3%,成為行業領軍企業。全市“新春第一會”為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企業將砥礪前行、銳意進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攻關,加速產品和服務迭代,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企業自身力量。
“全市‘新春第一會’釋放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信號,我們備受鼓舞,增強了發展信心?!卑不帐「唤蓦娮涌萍加邢薰究偨浝眍仒s強說,近年來,公司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對多條生產線進行大規模技術升級,成功開發出車規電阻、高壓電阻等新產品,打造出多元化產品矩陣,公司生產的貼片電阻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韓國及歐美市場,2023年實現產值3億元,同比增長30%,“今年,公司將重點布局汽車領域,增加車規產品的開發力度,通過產學研合作、高科技人才引進、工藝技術改造等措施,進一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做精。”
記者 劉挺 柴勝松 高文亮
通訊員 姚杰超 丁劉彬 范倩 周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