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農歷正月初九,龍年首個工作日如約而至,記者在高速收費站、車管所、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村企業等多地走訪看到,政府部門、企業、農村等各界干群迅速從“假日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收心到崗干勁足,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緊張的生產建設和工作當中。
歸位干勁足 護航大交通
當日8時許,采石高速收費站收費員於瑞開始了春節假期后第一天的工作,在出口三車道窗口開啟標準的微笑服務,當天全站早班8小時的出入口總流量約1.2萬輛次。
和於瑞一樣,安徽交控集團馬鞍山管理中心近500名廣大干部職工迅速收心歸位,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充足的干勁,全心投入工作。據介紹,為應對春節后返程高峰,該中心聚焦重要時段、重點路網和關鍵環節,統籌抓好疏堵保通、聯勤聯動、應急救援、便民服務及信息預警等工作,全力保障返程期間轄段安全平穩運行。與節前返鄉保障舉措一致,該中心科學布設5家外協施救單位值守駐點,可動態增設臨時駐點11個,落實所有應急人員24小時待命,推行巡邏救援處置“一體化”,圍繞“出動快、到達快、處置快、服務好”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清障救援綜合服務保障能力,為道路安全暢通保駕護航。
當日,慈湖海事處按時“重啟”,執法人員早早來到馬和汽渡水域,繼續引導維護船舶交通秩序。近兩天,受馬鞍山長江大橋分流影響,馬和汽渡和縣往馬鞍山方向的乘客明顯增多,超往年同期,其中相當一部分駕駛人員從未乘坐過渡船。汽渡公司通過延長運營時間、加大投入運力、增加渡運頻次等方式,最大程度減少乘客積壓。海事執法人員通過電子監控手段實時了解渡口通行秩序,提醒渡船做好疏導;加大現場巡查力度,提醒過往船舶加強瞭望,同渡船保持信息暢通;開展跟船檢查,實地了解渡運公司需求,向船方進行安全宣傳,提醒車輛駕駛員遵守乘渡須知,關注值班船員工作狀況,規范各項航行措施,全力確保航行安全。
辦公效率高 服務再升級
2月18日,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整齊到崗,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熱忱的服務態度,為辦事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當日10時許,記者走進市政務服務中心看到,各區域窗口全部開放,前來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公安服務以及公積金服務窗口尤為忙碌,窗口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辦事群眾,耐心解答疑問。
“年后上班第一天,窗口工作人員狀態在線,耐心解答,引導我到相應的窗口辦理,包括取號、拍證件照等,我很滿意。”前來辦理護照的李先生點贊道。得益于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和高效的辦事效率,他的護照很快就辦好了。“截至10時19分,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已辦件452件,開放窗口242個,工作人員正以最快速度從‘假期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車管所,全市5個車管所2個車管服務站工作人員已全部返崗,圍繞“隱患清零”“減量控大”等重點工作,提前謀劃,凝心聚力,打好主動仗,著力把牢事故預防第一道防線。據介紹,春節期間,車管所開展假期車駕管業務辦理“不打烊”,市區及三縣一區車管所、開發區車管服務站、政務服務中心車管專窗“火力全開”,提供“錯時”“錯峰”服務,春節期間共辦理線上、線下各類車駕管業務868筆,切實提升了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收年氣、聚士氣,迅速投入年后各項城管工作中……”2月18日早晨,雨山城管中隊大院內,所有城管隊員列隊,中隊長戴兵為隊員們鼓舞士氣,安排年后城管工作。當天,城管部門在城區所轄路段進行了拉網式整治,各路段進行仔細巡查,勸導各商戶業主有序經營。部分執法力量對農貿市場、背街小巷、游園廣場、商業街區等區域進行整治,重點對流動攤販占道經營、沿街門店亂擺亂放、亂懸亂掛、擅自開展促銷活動等行為展開宣傳教育和嚴格查處。“假期已結束,城市管理不停步。”雨山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該局將繼續加大市容秩序管控力度,從“精”上做文章,在“細”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力維護城市環境。
起跑定后程 鄉村振興忙
人勤春早功不負,奮斗實干啟新程。2月18日,含山縣林頭鎮龍臺村駐村工作隊一早即到崗到位,迅速調整精神狀態,利用村民返鄉過節人員集中的有利時機,積極投入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就業政策宣傳等工作,和村“兩委”干部一道緊鑼密鼓開啟新一輪工作計劃,為全年工作定好調、開好局。
2023年龍臺村村集體流轉40畝土地套種貝貝南瓜,收獲成熟果近4萬斤,為村集體增收約16萬元,也為今年南瓜種植攢足經驗。“今年,我也想種南瓜。”當日上午,村民就上門來咨詢今年南瓜種植情況。龍臺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李波第一時間聯系安徽江藝天匯專業研發種植南瓜公司,咨詢今年種植情況,在得到包收購的消息后,村民決定今年加入南瓜種植團隊。“龍臺村集體今年計劃種植100畝南瓜,并帶動村民共同種植,力爭實現南瓜變‘金瓜’,推動村強民富。”李波說。
在龍臺村黃桃罐頭加工廠廠房里,幾個女職工正在擦拭設備,為新的一年開足馬力生產積極準備。李波積極聯系設備廠家,廠家對黃桃生產線設備更新方案已經制定,正在落實,近期就可進廠安裝。龍臺村黃桃罐頭加工廠既利用了龍臺村的閑置建設用地,又帶動了村民包括脫貧戶24人就業,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5.3萬元,加上銷售分紅預計可達20萬元。同時帶動周邊農戶利用荒山種植黃桃,形成種植規模化,利用罐頭加工,促進產業鏈發展,逐步實現“一村一品”,實現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 劉小慶 張令琪 鄧婷婷 高瑩
通訊員 汪楓 汪際豪 王濤 董雅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