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長江一路向東,滿眼風光錦繡繁華。乘數字經濟發展東風,一江兩岸正勃發嶄新氣象,傳統古韻和數字新貌將在這里交相輝映。
作為沿江重要工業城市,馬鞍山如何更好地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一根主線清晰而堅定:以數字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性抓手。
近年來,我市圍繞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一手抓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一手抓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頂層設計,構建產業發展體系
布局的維度決定了發展的高度。
數字時代,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發展智能制造需要一定程度的工業能力積累。
耦合的是,這些方面,馬鞍山都具備先發優勢和長效積累——我市因鋼而設、因鋼而興,制造業是立市之本。作為資源型城市,城市的突出優勢在產業,未來發展還是靠產業。
豁然生動的新氣象,向來孕育于銳意變革的勇氣之中。
我市以制造業為“綱”,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數字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城市層面。我市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排名中,居第45,位列全省第3。
縣區層面。推進“一區一園一特色”建設,依托馬鞍山軟件園重點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創客+”文創園、青年電子商務園聚力發展電商和網絡直播產業,綜保區跨境電商產業園重點發展跨境貿易。
企業層面。工信部發布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鋼股份)、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山鷹國際)2家企業入選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實現我市零的突破,認定數量居全省第2。
產業培育,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隨著互聯網大會的接續舉辦、互聯網小鎮的日新月異、新媒體行業的逐漸壯大,互聯網為這片熱土厚植了數字基因。
為時代造勢,馬鞍山主流媒體深融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豐富全媒體傳播手段,積極參與數字政務、數字商務、數字服務,“馬上辦”“望天門”等一批新媒體品牌影響力不斷攀升,釋放出支撐和服務馬鞍山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化治理……這片熱土之上,激蕩著數字化活力的新圖景已徐徐展開。
先看產業數字化,我市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促進存量優化、產業轉型。
再看數字產業化,我市聚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全力推動數字產品制造業發展,加快布局通用大數據等風口產業。
最后看數字化治理。我市出臺《馬鞍山場景創新實施方案》。在擴面提質的數實融合場景里,數字化正在催生各類新應用、新場景、新體驗,賦能千行百業,與城市并肩前行、共筑美好。
數實融合,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來到馬鋼特鋼智控中心,映入眼簾的是幾塊巨型數字大屏,每一塊大屏分別對應著不同的生產線和生產工序。智控中心集產線遠程操控、產線集中管控和智能應用于一體,創造了特鋼行業的多個第一。
透過馬鋼新特鋼項目,可以看到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突破推動下,傳統工業愈發展現旺盛生命力和競爭力,闊步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漢馬科技智能工廠,發動機上每個零部件均擁有專屬二維碼。
“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一個個新名詞背后,是一家家工廠的華麗轉身。這些“未來工廠”深度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是我市重點打造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通過示范引領助推生產方式轉型,帶動企業、賦能行業,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我市全面實施數字賦能工程,加快數實融合,激發新動能,以更大力度、更優舉措,構筑競爭新優勢。全市累計獲批省級大數據企業44家,居全省第3。馬鋼股份獲國家數字化轉型最高榮譽“數字領航企業”稱號。
新技術、新市場、新產業融合興盛,構筑新優勢,將為發展數字經濟打開更大發展空間。
強化保障,著力優化產業生態
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營商環境建設需要強化服務保障,線下線上并行,構建和優化數字經濟時代的公平競爭營商環境。
數字平臺上。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企聲響應”專項行動,創新“采石會客廳”企業服務集成改革、升級企業服務中心功能、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措施?!捌舐曧憫苯⒕€上線下融合、企業有呼必應的工作體系,秘訣就是數字化,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務平臺,讓數字賦能更高效。
人才培養上。我市深入實施“詩城英才”計劃,開展“才聚詩城高校行”“我為人才辦實事”活動,組建市人才發展集團,通過市場化手段吸引數字經濟急需緊缺人才。
基礎設施上。我市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累計建成5G基站5289座,寶之云馬鞍山基地數據中心、東華金融云數據中心累計投入使用機柜1878個。
城市建設上。我市成立大數據資產運營公司,組建市大數據產業協會,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圈,推進政務信息化項目省級試點,實施城市大腦一期項目,支撐智慧城市建設應用,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倍增作用。
無論馬鞍山蝶變的篇章如何書寫,數字化都將是揮毫潑墨的重點所在。2024年,我市將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8%。
不負好春光,耕“云”正當時。市新春第一會即將吹響號角,我們將以數字之名,迎接更加精彩的綻放!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記者 鄔剛 通訊員 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