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是人民身體健康、社會和諧穩定的“壓艙石”。對于含山縣的馬己寶(化名)夫婦來說,醫保稱之為這個困難家庭的經濟“壓艙石”毫不為過。
“馬己寶夫婦去年看病累計發生醫療費用20.21萬元,其中醫保支付了17.21萬元。”日前,含山縣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醫保結算中心主任韋成付告訴記者,醫保有效緩解了馬己寶家庭醫療負擔,尤其是“病有所醫”工程的實施,讓馬己寶這樣的困難家庭因病返貧致貧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一頭連著百姓,一頭連著政府,醫保事關千家萬戶。馬己寶夫婦看病負擔的減輕,是我市聚焦“病有所醫”,撐起健康“保護傘”取得成效的生動體現。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在探索推進城市困難群眾“困有所扶”集成改革中,大力實施“病有所醫”工程,探索建立混合型補充醫療保險制度,防范因病返貧致貧風險,實實在在地減輕了困難群眾的負擔。
“醫保是一項關乎公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大事。我們要讓群眾看病再多一些便利、再少一些負擔。”市醫保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說,我市實施的“病有所醫”工程,通過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體系,對困難群眾參加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分類資助,對城市特困供養對象給予全額資助,對城市低保對象給予84%定額資助,有效減輕重特大疾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防范因病返貧。
為把好事做好、實事做實,我市還通過醫保監測預警機制,每月對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等基金支付后個人年度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的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穩定脫貧人口和普通參保人員分別按照1.5萬元和3萬元的標準進行監測,及時推送給相關部門預警。
此外,我市還持續簡化備案流程,縮減備案材料,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何青 路一凡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