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
——2024年1月14日在馬鞍山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高銳
2023年主要工作
一、牢牢把握安全穩定這一“國之大者”,以能動司法助力建設平安法治馬鞍山
堅決嚴懲各類刑事犯罪。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積極參與全省涉黑涉惡全量線索起底清倉攻堅行動。嚴懲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審結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案件355件。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助力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加強法檢聯動,為58所中小學選派法治副校長,用法治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維護金融安全,審結金融案件2087件,涉案金額13億元,判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洗錢、妨害信用卡管理等犯罪案件20件。強化府院聯動,落實“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成立“保交樓”工作專班,協力推動問題樓盤保交樓及債務糾紛化解。出臺司法舉措,一體聯動推進最高法院一號、二號司法建議落實,加強房地產、金融領域糾紛源頭預防。
堅決推進全面依法治市。積極參與地方立法工作。協同市司法局推動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有序銜接,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落實“八五”普法,常態化開展“法律七進”普法宣傳活動,設立“小馬奔騰”普法微課堂,舉辦法院公眾開放日、法治公開課、模擬法庭等活動108場次。
堅決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設立51個法官便民聯系點,101名法官進網格,深化與12家“總對總”單位在線訴調對接,440名調解員、53家調解組織進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訴前成功解紛25553件。針對案件辦理中發現的社會治理問題,向有關單位發送司法建議51份,反饋率和采納率均為100%,促進“辦理一案、治理一片”。
二、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能動司法助推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助力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出臺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舉措。開展“百日執行攻堅”“惠民暖企”等集中執行行動。強化善意文明司法理念,靈活采取“查扣凍”措施469件次,聯合市發改委等單位對421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助力護企安商。開展法治護航營商環境“1+10+N”“訪企業、解難題、促發展”等行動,召開“企業家面對面”懇談會,走訪、回訪企業987家,幫助解決問題72個。
助力經營主體優勝劣汰。推進“立審執破”一體化辦理破產工作機制建設,審結破產案件143件,盤活資產22.19億元。強化專項攻堅,開展“騰籠換鳥、積案破冰”長期未結破產案件清理行動。強化執破融合,建立破產案件快速審理等機制。強化破產保護,探索破產預重整。深化府院聯動,召開破產審判專題協調會45次,協同破解資產處置等難題。
助力經營主體創新發展。強化品牌權益保護,審結知識產權案件563件。服務保障新興產業發展,審結涉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案件37件。健全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格局,深化“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機制。加強知識產權跨域保護,協同南京等10家法院,推進南京都市圈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聯盟建設。
助力經營主體重信守諾。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市場競爭環境,服務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弘揚契約精神,強化守約方合同利益保護,促進經營主體重合同守信用,審結合同糾紛案件22491件。聯合市依法行政辦建立行政機關履行生效法律文書通報督辦機制,依法審結行政允諾、行政協議等案件35件,督促行政機關主動履行執行案件15件。
三、牢牢把握人民至上這一價值追求,以能動司法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讓民生權益更有保障。審結涉及教育、醫療、就業、消費、住房、社會保障等案件2346件。緊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審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特色種養殖等涉農案件173件。化解婚姻家庭、繼承、相鄰等糾紛3305件。加強對外賣騎手等新業態從業者合法權益司法保護,促進靈活就業。做好新時代涉軍維權工作,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心系困難群眾,緩減免訴訟費、發放司法救助金合計580.11萬元。
讓群眾訴求更快解決。全面推進在線訴訟,深化區域司法協作,辦理網上訴訟事項49萬次,發起和受理跨區域事項委托9913件。打造“兩線一中心”訴訟服務新體系,確保訴事速辦。深入開展涉訴信訪事項化解攻堅專項行動,建立健全有信必復、首次涉訴信訪登記交辦、初訪領導包案、案訪比質效分析管理、典型案例通報等機制,扎實開展涉訴信訪事項復查、評查、聽證,推動許某十年信訪積案等“骨頭案”實質化解。
讓勝訴權益更好兌現。常態化開展涉企、涉民生、涉金融等專項執行行動。建立“法院+公安”執行聯動機制,開通機動車線上查控平臺。按照市委政法委統一部署,聯合開展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等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做實“執行110”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信用懲戒,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6370人次、限制消費令8493人次。開展“6·18”“11·11”司法拍賣節,運用VR全景、網絡直播等方式提高司法網拍成交率,成交金額3.73億元。
讓生態福地更加靚麗。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43件。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22件,運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支付生態補償金等手段保障受損生態環境得到及時有效修復。制定管理辦法,提高生態環境修復資金使用效益。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政策。
四、牢牢把握“公正與效率”這一永恒主題,以能動司法提升辦案質量、效率和效果
提質量確保司法公正。推進法官員額動態調整,實行法官遴選員額市級統籌,向基層一線傾斜,激發審執活力。強化院庭長“質檢把關”責任,落實“閱核”制度。面推行類案及關聯案件強制檢索,加強業務條線指導,規范自由裁量權,統一法律適用和裁判尺度。
增效率及時定分止爭。加強對辦案各環節的審限管理,嚴控審限變更,動態清理長期未結案件,不斷優化正常審限內結案率。鞏固拓展繁簡分流改革成果,加大一審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和二審獨任制審判程序適用。探索推廣訴前鑒定,推動矛盾化解再提速。
優效果尋求最佳方案。強化服判息訴意識,加大對案件比、案訪比等指標的分析管理,注重裁判說理和判后答疑,促進糾紛“源頭解決”“實質解決”“一次性解決”。強化審級監督,二審改判、發回重審案件469件;受理再審審查案件120件,決定再審18件。深化智慧法院成果應用,常態化開展網上立案、在線調解、電子送達、云上執行,執法辦案更加便捷高效。
五、牢牢把握忠誠干凈擔當這一素質要求,以能動司法錘煉過硬法院隊伍
抓實主題教育筑忠誠。結合開展“五大”和“六破六立”大討論,經常性對照檢視“五問”,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開展辦案競賽等活動,領導班子帶頭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形成調研報告10篇,提出對策措施19條,建立健全機制11項。牢牢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嚴格貫徹政法工作條例,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30次。
抓實業務建設提能力。堅持實戰實用實效導向,舉辦全市法院院長研討班,組織線下線上培訓164期、培訓干警3876人次。推廣“法答網”應用,制定管理辦法,建立答疑專家庫。突出人才梯隊建設,完善考核管理、交流輪崗等制度,做深青年干警導師制,舉辦季度之星評比、學術討論、案例研討等活動。
抓實作風建設樹正氣。自覺接受審計監督,全面整改經濟責任審計發現的問題,確保真改、實改、改到位。堅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開展司法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狠抓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貫徹落實,把“有問必錄、應報盡報”要求落到實處,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全市法院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對標市委加快建設“七個強市”等決策部署,堅持“121”工作思路,依法能動履職,奮力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以高質量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政治與法治相融,著力在強化政治建設上取得新成效。
二是堅持辦理與治理并重,著力在服務大局上展現新作為。
三是堅持“公正與效率”齊抓,著力在踐行司法為民上推出新舉措。
四是堅持審判與管理貫通,著力在執法辦案提質增效上實現新突破。
五是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著力在全面從嚴管黨治警上邁出新步伐。